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指什么1、商业银行流动性商业银行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满足存款人提取现金、支付到期债务和借款人正常贷款需求的能力。商业银行提供现金满足客户提取存款的要求和支付到期债务本息,这部分现金称为“基本流动性”,基本流动性加上为贷款需求提供的现金称为“充足流动性”。保持适度的流动性是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所追求的目标。2、衡量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指标有哪些?(1)资产负债结构。由于“短借长贷”的资产负债结构引起到期日缺口,而银行资产产生的现金流量在极少情况下能够正好弥补因支付负债而引致的现金流出,从而产生流动性问题。(2)央行货币政策。央行的货币政策与商业银行的流动风险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如央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受到控制,由于整个社会货币数量和信用总量的减少,资金呈紧张趋势,存款数量减少,挤兑的可能性增加,贷款需求增高,同时商业银行无法筹集到足够资金满足客户需求,从而造成流动性风险。(3)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由于金融市场包括存款市场、贷款市场、票据贴现市场、证券市场等,其发育程度直接关系商业银行资产的变现能力和主动取得负债的能力,从而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大小。(4)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的发生往往打乱商业银行资金的运用计划,引发流动性危机。(5)商业银行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利率变化会影响银行流动资产的变现价值和增加外部筹资成本,利率预期的上升与下降均会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产生影响。(6)银行信用。银行的信用主要取决于净资产状况、稳定的收入、向外披露信息质量和的保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居高不下,之所以未发生流动性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信用。什么是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一般是指该银行可以在任何时候以合理的价格得到足够的资金来满足其客户随时提取资金的能力。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包括两方面:一是资产的流动性,二是负债的流动性。
资产的流动性是指在资产不发生损失的条件下,银行可以及时变现资产进行支付的能力。为了保持流动性以应付客户提现以及其他贷款需求,银行必须掌握一定数额的现金资产和流动性较强的其他资产。现金资产一般包括库存现金、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及同业存款,它们是满足银行流动性需求的“第一道防线”,其他资产通常是指短期票据及短期贷款,它们是满足流动性需求的“第二道防线”。
诚然,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出现流动性需求时,虽然可以通过资产的流动性安排来满足流动性需求,但更为积极的办法是通过负债来获取新的流动性。所谓负债的流动性是指银行及时获取所需资金的负债能力。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有哪些?
银行的流动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资产的流动性,二是负债的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负债的流动性是指银行以较低的成本适时获得所需资金的能力。当银行的流动性面临不确定性时,便产生了流动性风险。
扩展资料
衡量方法
一、财务比率指标法
又叫流动性指标法,是指商业银行根据资产负债表的有关数据,计算流动性指标,用以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的预测方法。
1、资产流动性指标
(1)现金状况指标(Cashpositionindicator)。(与流动性正相关)
(2)流动性证券指标(Liquidsecuritiesindicator)。(与流动性正相关)
(3)净联邦头寸比率(Netfederalposition)。(与流动性正相关)
(4)能力比率(Capacityration)。(与流动性负相关)
(5)担保证券比率(Pledgedsecuritiesration)。(与流动性负相关)
2、负债流动性指标
(1)游资比率(hotmoneyration),又称为热钱比率。(与流动性正相关)
(2)短期投资对敏感性负债比率。(与流动性正相关)
(3)经纪人存款比率(Depositbrokeageindex)。(与流动性负相关)
(4)核心存款比率(Coredepositration)。(与流动性正相关)
(5)存款结构比率(Depositpositionration)。(与流动性负相关)
二、市场信号指标
1、公众的信心
2、股票价格
3、商业银行发行债务工具的风险溢价
4、资产售出时的损失
5、履行对客户的承诺
6、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情况
7、资信评级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小白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