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理财
财富从此刻开始!

蔡达标为什么入狱

蔡达标为什么入狱

蔡达标怎么一步步走向入狱的道路呢?蔡达标之前一无所有,1994年,蔡达标夫妇经营的五金店倒闭后,他就投奔其小舅子潘宇海,潘宇海将甜品屋,也就是后来的真功夫的50%股份给予他们夫妇并共同经营,开始面向全国迅速发展,蔡达标也随之开始成为了明星企业家,头上光环无数。然而,正当事业开始步入正轨,蔡达标的道德观也开始发生了转变。三奶四奶,于2006年与潘敏峰离婚了!在真功夫加速扩张之际,他为了敛财,还派他的亲信掌控真功夫的采购、供应和财务大权,窃取公司利益。更以 “去家族化”为名,秘密制订并实施了让公司创始人潘宇海退出公司的“脱壳计划”,使得众多股东的权利被架空,严重影响了股东的权利。就这样,才会走向法律道路!靠岳父资助起家,身价过亿后,家暴妻子,还“跨省赶岳父”,这是什么原因?

在众多中国企业家中,有很多夫妻一起创业的案例,有些创业成功的已然成为了现代的佳话以及现在很多创业夫妻的榜样。然而在众多创业夫妻中,也有一些这样的案例。当男方积累到了一定财富时,就会失去本性,甚至忘恩。现代有句话说得好,“男人有钱就变化”,用这句话来形容这些人太恰当不过了。

不知道大家记得真功夫吗?其创始人之一的蔡达标,靠着女方进入真功夫后,开始去家族化并且还与妻子潘敏峰离婚,骗取潘敏峰全部股权。而且还想将公司大股东“小舅子”潘宇海清理出去,后来潘宇海起诉蔡达标想要回股份,真功夫家族内斗正式爆发。最后,查出蔡达标因犯经济罪被逮捕入狱。然而比这对夫妻更惨的还有一对,他们两人相识仅1年便结婚,男方靠岳父资助起家,有钱后不仅家暴妻子,和妻子离婚,更可恶的是还“跨省赶岳父”。

这对夫妻就是荣兰祥孔素英夫妇,两人在1985年经人介绍认识,一年后两人结婚。当时两个家庭都不是很富裕,两人结婚连房子都没有,结婚的时候荣兰祥借了其三个荣兰强的房子,结婚酒席还欠了3000块。1986年,因朋友介绍,他们两选择来到济南创业。岳父孔令荣还挺看好这个女婿,当面给了小两口500元路费,随后又瞒着女儿,借给荣兰祥1500元创业基金。两人到了济南后,就在济南市去天桥区租了几间教室,做起了学校。因为当时没有学生,所以两人最先开始承包学校食堂,积累资金。

后来有学生后,专业也只有油漆、沙发制作和缝纫三种,油漆和沙发制作由荣兰祥任教,而孔素英则教缝纫,这就是现在蓝翔技校的前身。两年后,荣兰祥发现了新的商机,1988年,部队开始搞“三产”,荣兰祥选择与部队合作开办培训,其荣兰祥老丈人孔令荣是退伍军人。与部队合作带来的好处是能够提供厂地,而且还能带来学员,都是部队转业人员,需要技能培训。荣兰祥是学校的实际管理者,法人则是军队一方。因此蓝翔技校也学会了部队的管理方式,这也成为后来管理的模型。而在之后的10年时间里,蓝翔靠着这层关系学校招生不断扩大。

在1997年左右,因为“军队一律不得经商”,部队也不办“三产”了。不过,这十多年来,荣兰祥的财富积累还算充足。2000年与部队脱钩后,此时荣兰祥再次抓住机会买地扩张,因为部队的房产需要退还,荣兰祥在与济南药山脚下买下了50亩土地,建起了新校区。2002年,蓝翔技校占地扩大的50余亩,以达到年培训3万人的规模,当时蓝翔技校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同类院校。

而在2006年左右,荣兰祥还聘请了唐国强做学校代言人,一句“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洗脑式广告宣传,让这所学校在全国的知名度一炮打响。一些培训班只培训1个半月到3个月,流水招人、流水开班,因此蓝翔受训的学员人数众多。荣兰祥除了开班技校之外,还涉足机械、房地产、工程建设、广告、珠宝、投资等行业。据悉,荣兰祥当时所有资产高达数十亿。

然而这本来是荣兰祥人生的高光时刻,可是近十年来关于荣兰祥的丑闻不断传出,首先是家庭丑闻,随后是学校的黑历史。在2000年之前,因为当时大批技校为了抢夺学生资源,而当时所有技校的专业又都非常相似,教学水平也无从比较,口舌之争时常上升到武力冲突,甚至为了抢夺生源,荣兰祥还组织打手,参与“打架”的每个人都有补贴,50~100不等,并且按规模和次数计算,全济南300多家培训学校,几乎全都交过手。

而家庭丑闻方面,最惹人非议的莫过于“家暴”和“跨省赶岳父”这两件事。根据妻子孔素英回忆,刚相处的时候她就觉得荣兰祥脾气不好,比较暴躁,但孔素英觉得荣兰祥很有头脑,还是选择嫁给了他。据孔素英回忆:身上的伤就没断过。在2007年,荣兰祥拿菜刀对她施暴,当时就打算离婚,但考虑孩子太小,而荣兰祥的母亲也跪下来央求,最终放弃了,想着孩子大了就好了。

然而在2009年的时候,这样的暴力又是一次。家暴的时候孩子都在,孩子和保姆,谁拦他就打谁,这样的经历让她多次想“轻生”。孔素英回忆称“他也提过离婚,但一分钱都不想给,就是想折磨到我提出离婚”。目前蓝翔旗下所有资产的股份,都是荣兰祥和孔素英各占50%,唯一不同的是,在山东蓝翔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股份中,荣兰祥占80%,孔素英为20%。

而真正让人义愤填膺的是,2014年,两人矛盾彻底公开,岳父孔令荣租金荣兰祥夫妇名下的天伦花园小区。想要以身体维护这份财产,而女婿的手下让他赶紧走,孔令荣誓死不从。没想到这些手下将他的所有行李,连带被褥都给扔了出去。父亲年老体弱遭此对待后,孔素英也不再谈四年都未能批下来的离婚案,直接到北京向递交举报信。超生、多个身份证、家暴、情妇,她一样没漏却告诉赶来调查的记者。

随后2016年3月初,孔素英来到济南市天桥区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她请求法院禁止荣兰祥实施家庭暴力,并禁止对方骚扰、跟踪、接触她和亲属。而2018年年初,荣兰祥举报孔素英非法处置被查封财产,孔素英及其子女到2019年还被关在看守所。老话说得好“夫妻本是同林鸟”,但是荣兰祥却上演了“有钱甩妻忙单飞”的惨戏。截止目前,荣兰祥一案依旧并没有丝毫进展。

夫妻与白手起家,后丈夫出轨,小舅子用计将姐夫送入监狱,这事你怎么看?

说到中国的快餐连锁店,很多人会首先想到著名的真功夫快餐店。作为中国快餐连锁店的领导者,真功夫快餐是许多上班族的午餐选择,更是被许多人视为中国版的肯德基。然而,很多人都吃过真功夫,却不知道真功夫成名以后,上上演过一场争夺财产而斗争的故事。

真功夫是蔡达标与妻子、以及小舅子共同创立的,三人早期共同努力发展真夫。但不幸的是,后来蔡达标出轨,妻子以自己的股权换取儿子的监护权,随后蔡达标与小舅子决裂,最终两几人在法庭上争缠不休多年,而后小舅子用计,让蔡达标入狱14年,之后才算收场,由于家庭纠纷,近年来真功夫的发展大不如以前。

1990年,蔡达标和妻子一起进入了海商,在东莞开了一家五金店。同年,蔡达标的小舅子,潘宇海也在东莞开了168甜品店。潘宇海有烹饪天赋,甜品店生意迅速兴旺。

然而蔡达标和妻子的五金店生意很惨淡,所以蔡达标和妻子商量,一起加入潘宇海的甜点屋。让妻子说服她弟弟一同入股。于是蔡达标和妻子与潘宇海一起合股创立了168蒸品餐厅。当时,潘宇海占股50%蔡达标夫妇占50%。

起初,蔡达标不知道怎么做饭,所以他只负责收银员。潘宇海则负责厨房,因此他成为了餐厅的核心。潘宇海的厨艺很好,这家餐馆的生意很快就走红了,并且很快他们就开了3家分店。

潘宇海和蔡达标后来注册了一家双种子食品公司,这意味着姐夫和小舅子就像船上的两颗种子一起努力。到2003年,双种子在全国开设了60多家分店。因为潘宇海一直是公司的核心,蔡达标因此感觉自己在公司内说服力低,因为很多业务往来,都是直奔潘宇海而来,这让蔡达标非常失望。

蔡达标与潘玉海讨论,由两人轮流担任主席,每届任期五年。潘宇海当时也了解姐夫的心理,而潘宇海认为蔡达标有管理和策划的才能,所以便同意了姐夫的要求。于是潘宇海成为公司副总裁,负责店面的开发。在潘宇海的努力下,双种子店从60多家发展到200多家。同时,潘宇海还完成了在华北和华东实现了利润达标的目标。

后来双种子进入广州,却发育不畅。蔡达标找到著名规划师叶茂忠来提升品牌。叶茂忠用功夫的形象重新包装了公司,并提出了“功夫还是蒸的好”的口号。潘宇海起初不愿放弃原来的品牌,但是在蔡达标的各种说服下,最终才潘宇海才同意。

诚然,更名真功夫后,公司的发展更加迅速,门店数量迅速增加。但蔡达标权力的胃口随着公司增长也在增长,为了控制公司,他悄悄地安排了许多亲戚进入公司。蔡达标的兄弟,妹子,以及妹夫等都加入了公司,并控制了采购、供应等环节。

2006年,蔡达标出轨,妻子愤怒地与他离婚。妻子用25%的股权换取儿子的监护权。此时真功夫股权变成了潘宇海和蔡达标,各自50%的标准。

后来,真功夫得到了今日资本的投资,今天资本的徐新也就是投资刘强东的风险投资皇后。她建议蔡达标也改变公司的股权,因为当两大股东共享同一股份时,失败的概念最高。

蔡达标想说服潘宇海减少股权,但被潘宇海拒绝,双方的矛盾冲突开始爆发。蔡达标的任期满后,但他不愿意交出总裁一职。最后,双方协议下由真功夫投入5000万元,让潘宇海去开发出一个全新品牌哈大师。然而,在第一年,哈大师就损失了1600万,随后蔡达标便拒绝了对哈大师的继续投资。

这样一来让潘宇海非常愤怒,随手潘宇海采取手段,直接搅黄了真功夫1亿的贷款,潘玉海告诉银行,公司的股东们有矛盾,让银行不要借钱给真功夫。蔡达标与潘玉海的矛盾愈演愈烈。只是,随着今日资本公司的出面,最终这笔贷款才转给真功夫,这时候潘宇海又生一计,告诉前姐夫蔡达标自己准备出售股份,这样一来,蔡达标非常开心,直接从银行贷款3000多万,并且又挪用了公司3000多万公款,把钱打给了潘玉海。

谁知,潘宇海受到钱却没有转让出手股份,反而将蔡达标告上了法庭,理由是挪用公司资金,最后蔡达标被判14年入狱,这场闹剧才算结束。如今真功夫在市面上生意大不如前,而最终原因全都是因为这场背后的资产争夺闹剧。

香飘飘不香了

锐公司(ID:shangjiezz)报道

文/ 周慧娴

从家喻户晓的“一年卖出10亿杯,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三圈”,到如今包括公司元老在内的4名高管35天内离职、创始人家族成员纷纷质押股权,香飘飘奶茶怎么突然就不香了呢?

从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香飘飘营收4.3亿元,同比下滑48.61%;归母净利润亏损8556.87万元,下滑264.67%;扣非后净利润亏损8894.84万元,下滑幅度高达279.13%。

对此,公司解释称,春节时间节点提前、突发疫情导致春节后续生产出货未达预期、学校开学时间一再延期导致即饮产品渠道铺货及动销较少,是亏损出现的罪魁祸首,目前“已经积极采取各项措施,渠道动销情况已恢复正常水平。”

换句话说,香飘飘认为, 此次亏损颇有“天意弄人”的意味,一旦疫情带来的余波平息,公司又将走向正轨。

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失灵的广告法则

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亏损8557万元,表现垫底同行上市公司。此外,香飘飘还是6家软饮料上市公司业绩唯一急转直下,由盈利变为净利润亏损的企业。

和其他软饮料上市公司相比,作为国内奶茶行业第一家上市的企业,在疫情面前,香飘飘为何就如此不堪一击? 疫情只是一面放大镜,如若公司结构原本就严丝合缝,那么病毒来袭,业绩并不会滑坡式下降,更不会有高管集体离职的动荡现象。

2004年的一天,蒋建琪被街上一堆聚集在奶茶店门口的人群吸引住了。“有这么好喝吗?”蒋建琪好奇地加入排队大军中。这杯奶茶是否美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了这杯珍珠奶茶,才有了日后大名鼎鼎的“香飘飘”。

蒋建琪认定,奶茶既然能让消费者排长队,那么奶茶市场就一定存在供需失衡,一定有创新的可能和商机存在。于是,“香飘飘”就因为这次偶然而诞生了。

江南烟雨养人,培育了不少商贾富甲,蒋建琪出生在浙江湖州南浔,经商氛围浓郁,这让蒋建琪很早就有了推广意识。他知道,杯装奶茶并非技术密集型产品,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香飘飘想要抢占先机,就要抢先一步地攻占消费者的脑海。

香飘飘的生存法则,几度被奉为商界教科书。

2006年,香飘飘还未完成超市地推时,其广告便已经打响,耗资3000万元,成功登陆湖南卫视某一收视高峰时段,成就了奶茶行业第一个吃“广告螃蟹”的大举。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在蒋建琪的带领下,香飘飘整个公司的理念并非一味追求高净利润,相反,是把费用投入当做一种投资。在推广方面, 香飘飘从不手软。

从2005年的白手起家,到2010年实现20亿元销售额,再到2017年11月30日登陆上交所,成为国内奶茶行业第一家上市的企业,香飘飘实现了质的飞跃。 而其中,“狂轰滥炸”的广告的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渐渐地,这招便失灵了。

登陆上交所半年后,香飘飘交出了上市后的首份成绩单。2018年上半年,香飘飘亏损5458.6万元。到2019年上半年,香飘飘又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实现营收额13.7亿元,净利润2353万元。

香飘飘这次真的力缆狂澜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 。真相是,在2019年上半年,为公司提供的补助金额达到了2300万左右,也就是说,香飘飘这个市值高达十多亿元的公司,在2019年整个上半年,仅赚了23万元。

尽管自上市以来到去年,香飘飘的营业总收入一直在稳步上涨,但净利润却有起伏。 究其原因,巨额销售费用难逃其责。

2018年和2019年,香飘飘的销售费用增速均高于其净利润增速。香飘飘惯性式的超高销售成本,逐渐让利润不可见。

与热门电视节目深度捆绑,一度被香飘飘奉为营销圣经,在冠名综艺节目以及植入影视剧集的道路上,它乐此不疲。《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快乐大本营》《我爱记歌词》《卧底超模》《欢乐颂》《如懿传》等耳熟能详的节目都曾被香飘飘锁定。

然而,这似乎是事倍功半的买卖。

冠名或植入热门节目所需费用不菲,却不一定被观众所接受。

在品牌创建初期,这种洗脑式的推广方式的确能让消费者记住品牌,但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之后,品牌以简单粗暴的洗脑方式重复推广,并不能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消费者更期待大品牌带来的新鲜感。

香飘飘似乎并不如此认为。

香飘飘“变法”难

很长一段时间,香飘飘旗下的产品线都极为单一。

2012年—2018年,香飘飘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64万元、388万元、1477万元、559万元、639万元、1390万元、368.3万元,分别占营收比例0.09%、0.18%、0.71%、0.29%、0.27%、0.53%。0.11%。

好在香飘飘并没有在这条“不归”路上渐行渐远。2019年,香飘飘产品研发费用增速高,达248.31%。时隔多年, 香飘飘终于记住了“产品为王”这条最为质朴的商业信条,旗下品牌Meco和兰芳园也争气地激起了市场的涟漪。

这两款定位高端奶茶的即饮产品,补充了香飘飘奶茶长期以来空缺的夏季市场,填补了香飘飘在定位上的空白。然而,浪子的这次回头却很难帮助它以势如破竹的姿态攻占市场。此时的茶饮市场,早已是另一片天地。

一方面,过去香飘飘深耕一种产品,规模效应大,议价能力强,这让销售团队、经销商等擅长销售5元左右的产品,尽管高端即饮奶茶填补了香飘飘的空缺,但高端产品的渠道服务还需打磨。

另一方面,“精致消费”成为了后浪们的消费标签。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慢下来体会“小火慢炖”式的人间烟火,才是当代年轻人的消费方式。为了迎合年轻人,香飘飘斥巨资邀请钟汉良、陈伟霆、王俊凯等明星做代言,但这笔钱,却没有花在刀刃上。 杯装奶茶,早已不是主流年轻人的目标消费品。

各类网红茶饮店如雨后春笋一般,鳞次栉比。它们为消费者提供了精致的消费场景、质量过关的原材料……从方方面面上碾压香飘飘。与其相比,香飘飘胜算几何?

贸然发展线下奶茶店,与新式茶饮点分庭抗礼,对于香飘飘而言无疑是以卵击石。 相反,新式茶饮店目前还未完全渗透的五环之外市场,却是香飘飘的主战场。

蒋建琪曾透露,中国的一二线城市,渠道终端的门槛高,费用大,货流能力较差,很难赚到钱。他坦言,香飘飘用“三线以下城市赚到的利润,去补贴一二线城市”。

但正在崛起的小镇青年也开始追求精致生活,他们中的大多数会选择投身大都市打拼,对于这部分消费者的流失,香飘飘也无能为力。 五环之外即是香飘飘的未来,又是它的挑战。

此外,香飘飘强势推出的MECO牛乳茶,在不同渠道分配到的价格大概是7至12元,而在低线城市,这一价位的产品替代性很强,更加精致的调饮茶可以替代它。大城市有网红奶茶,下沉市场就有调饮茶,它们或多或少都代表着年轻人的精致崇拜主义,在小镇青年的眼里,这杯与MECO牛乳茶价位相当的调饮茶,更有吸引力。

比起下沉市面临的挑战,香飘飘管理层似乎对公司的未来也逐渐丧失了信心。

自今年3月份以来,香飘飘遭遇“人事大地震”,多名高管相继离职。据Wind数据,股东、前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勾振海两次减持套现离职。监事冯永叶、俞琦密以及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蒋建琪的“左膀右臂”、在香飘飘任职长达15年的第六大股东蔡建峰也辞职,而蔡建峰是蒋建琪家族之外,持股数量最多的股东。

对此,香飘飘表示,这四位高管均是因个人原因离职,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他运作没有造成影响。但高层释放出来的另一个信号,却不得不让投资者为香飘飘的未来捏一把汗。

被自家人嫌弃的香飘飘

据Wind数据显示,蒋建琪女儿蒋晓莹因个人资金需求,将其股份全数质押,期限两年。同时,蒋建琪弟弟、第二大股东蒋建斌也将其手中三分之一的股票质押。

尽管香飘飘表示“公司及实际控制人均不存在资金压力,实际控制人的相关亲属资信状况均良好,质押行为不会对公司治理产生任何影响。”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股权质押实际上是变相减持。”

换句话说,不管事实是否如此,蒋建琪家属的“无心之举”已经向外界暗示, 掌舵人家属或许并不看好香飘飘的未来。

而在不久前的财报会议上,香飘飘表示,在2019年,公司祭出的“冲泡+即饮”的双轮驱动战略,带来的效果显著,营收和净利润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因此,公司相当看到2020年的战绩。

公司自认前景大好,在第一季度战绩不好看的情况下,香飘飘更应该向外界传达出积极的信号,安抚投资者。但在这样敏感的节骨眼上,掌舵人家属却纷纷质押股票,这样的操作着实让人看不太懂……

香飘飘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蒋建琪夫妻及其女儿持股数量占比总数的一大半,而蒋建琪之弟蒋建斌则是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整个蒋氏家族合计持有公司股份比例接近80%。 要是蒋氏家族对公司失去信心,那么,香飘飘就很难再环绕地球N圈了。

而且按照公司说法,35天内连续4名高管相继离职的风波并未影响公司的日常管理,也就是说这4名高管已经被公司边缘化了,这再次证实香飘飘家族企业特征越发深化的事实。

美国布鲁克林家族企业研究学院的研究表明,约有70%的家族企业未能传到下一代,88%未能传到第三代,只有3%在第四代及以后还在经营。被一大家族操控的企业,似乎很难摆脱短命的魔咒。原因很简单,家族企业很容易形成“一言堂”的局面,让其他优秀人才难以施展拳脚,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整个家族的大家长却无法放下手中的蛋糕,将大权“拱手相让”。

家族内讧、继承纠纷、新一代掌舵人青黄不接……围绕家族企业展开的狗血故事多不胜数,真功夫快餐便是其中典型的例子。

1994年,为帮助失业在家的姐姐及姐夫,创始人潘宇海拿出了50%的股份给姐姐夫妻,让其一起参与公司管理。谁知道,这一善举却在后续发展成了“农夫与蛇”现代版。

2007年真功夫成功引进风投后,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要求更为规范,姐夫蔡达标借机提出了“去家族化”的口号。谁知,这句口号竟然成为了蔡达标打击异己的工具。事后,蔡家与公司的关联交易不仅没有切断,反而不断增加,最终让矛盾一触即发。

2009年,潘宇海发现真功夫主要供应链全部由蔡达标的兄弟姐妹控制。而在那时,公司每况愈下,蔡达标又以运营资金缺乏为由,要求董事会通过向银行贷款的决议,潘宇海对此提出要先审计看账,但却被蔡达标拒绝。

在此期间,潘宇海就连自家公司大门都无法踏入。被逼无奈的他,与蔡达标对簿公堂。最终,蔡达标因涉嫌挪用资金、职务侵占等罪行锒铛入狱。潘宇海虽然重归掌舵人宝座,但彼时的公司却风雨飘摇,开店数量仅百余家,营业额同比几乎没有增长,经营接近亏损,发展陷于绝境中。

香飘飘也曾尝试挣脱家族企业短命的怪圈,家族企业“自救”的法宝一般为引进职业经理人或建立合理的股权制度。2017年、2018年,香飘飘从加多宝分别挖角卢义富和夏楠,这一度被外界视作企业破局的关键。

但香飘飘并没有把“去家族化管理”进行到底,掌舵人并没有放权,甚至有传闻指出,香飘飘曾出现“清洗”卢义富一党的行为。2018年,卢义富宣布离职,距离其进入香飘飘不到1年,随后的10月,夏楠也向公司递交了辞呈,而此时距她上任还不满4个月。

香飘飘要重写 历史 ,那么必须进行去家族化管理,而掌舵人家属质押股票是否又能被理解为去家族化管理的开始?而后,香飘飘是否又能在短时间内,如其所愿,再造辉煌?

我们拭目以待。

赞(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理财,财富从此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