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区别(拨备率通俗解释什么叫拨备覆盖率)
这是在4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有序降低拨备覆盖率后,银保监会第二次作出上述要求。
那么,这些银行拨备覆盖率下降是如何实现的呢?
拨备覆盖率是贷款损失准备金额与不良贷款余额的比例,由此其变化受到两个变量的影响,而贷款损失准备金额的多少则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净利润,进而影响资本充足率等指标。
招商银行在财报中披露,一季度该行信用减值损失215.23亿元,同比增长4.76%,其中贷款和垫款信用减值损失110.60亿元,同比增加49.90亿元,主要是报告期内该行对房地产风险客户审慎地增提信用损失准备,除贷款和垫款外的其他类别资产信用减值损失合计104.63亿元,同比减少40.12亿元,主要是其他类别资产的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且部分类别资产规模下降幅度大于上年同期,相应少计提信用损失准备。
与此同时,招商银行拨备覆盖率的下降并未带动其净利润增速提升,一季度该行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为12.52%,较2021年全年降幅超过10个百分点,在大行、股份行中位居前列。
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戴志锋认为,降低银行拨备覆盖率的路径有两种:一是分子端拨备计提的减少,银行形成事实上的利润释放,增加财政收入,同时实现利润留存、补充资本,进而增强信贷投放能力,或者鼓励银行提升风险偏好,对相对高风险的中小微企业多放贷,但对应的拨备计提比例可以不提升;二是分母端对不良确认的增加,即银行多暴露不良。
据中信建投证券金融研究组组长马鲲鹏测算,今年一季度上市银行整体拨备水平继续提高,为240.4%,季度环比上升3.4个百分点,已有近一半的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超过300%。具体来看,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一季度拨备覆盖率分别季度环比上升4.0、0.5、7.1和11.6个百分点至240%、218%、315%和348%。
从资产规模较大的六大行来看,一季度六大行不良率较去年末下降或持平,不良贷款余额均提升,除邮储银行外,拨备覆盖率均进一步提升,意味着其资产减值准备均有所增加,且快于不良贷款余额增长。
从六大行披露信息来看,一季度同比多增的贷款主要投向包括制造业、普惠小微企业、绿色、科技型企业以及基建等。
“当前实体经济有效需求不足放大了国有大行在资金成本端的优势,使得现阶段国有大行信贷增长确定性相对更强,定价体系更为稳定,成为信贷投放‘头雁’。”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分析。
王一峰认为,监管部门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及其他优质上市银行有序降低拨备覆盖率具有多重政策效果,既有助于拨备反哺利润进而提升银行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也有助于提高风险容忍度,增强有效信贷投放;同时监管此举也不排除引导银行严格资产质量认定,加大高风险领域不良贷款确认,缓释后续资产质量压力。
“展望全年,预计上市银行整体资产质量将延续改善趋势,同时在鼓励大行和优质上市银行有序降低拨备覆盖率支持实体经济的监管导向下,充足的拨备安全垫使得优质上市银行,尤其是优质区域的城农商行,能够持续释放利润,保持盈利长期稳定高成长。”马鲲鹏则表示。
小白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