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理财
财富从此刻开始!

隔离保险怎么买(被隔离买什么保险)

隔离保险怎么买(被隔离买什么保险)

“防疫险”“隔离险”“疫情津贴”到底是什么?

其实,网上宣传的“新冠隔离险”“防疫险”等,大都属于意外险,是短期保险,保险期限在一年及以下,可以通过互联网销售。赔付内容主要是:隔离、确诊和身故,是给付型(对应的是报销型)保险。

目前在售的“隔离险”包括:蚂蚁保和众安保险联合推出的“新冠隔离津贴险”、蚂蚁保和太平财险联合推出的“新冠肺炎·隔离津贴版”、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推出的“众惠相互防疫绿码通”、复星联合健康保险推出的“复星联合爱无忧意外险”、众安保险推出的“众安在线爱无忧意外伤害保险”、平安保险推出的“平安安心抗疫险”等。

这些险种均价都在百元以内,最低的不到10元,隔离期每日赔付津贴在150元到上千元,参保门槛不高。

“内部销售”“月底停售”真的那么火?

在多个社交平台上,有博主宣称其介绍的“隔离险”仅通过内部渠道销售,想要购买的网友得通过私信。

“隔离险”理赔真能“躺赚”?

此外,通过第三方平台订购车票、机票,却被搭售“隔离险”的投诉也较突出。

案例一:投保时未发现“免费隔离不赔”“居家隔离不赔”

消费者张女士购买了众安保险推出的“新冠隔离疫情津贴险”。该保险在页面上标明,对因交通工具与新冠患者接触而被集中隔离的可获得1000元/天的高额补贴。但她在隔离之后申请理赔时发现,保险条款将“免费隔离”列为免赔责任。该保险公司客服也回复表示,保险合同第四部分第七条规定7种情况不赔,其中包括:被保险人被要求居家隔离不赔;被保险人虽然集中隔离但未自费支付的隔离费用不赔。

实际上,在不少地区的防疫政策中,有些情况的集中隔离为免费隔离或居家隔离。

案例二:从高风险地区返回被隔离,却因居住地不是高风险地区被拒赔

网友小勋称,旅行前购买了“复星联合爱无忧意外险”,保费1年43元。该产品介绍称,被保险人因途经地被确认为中、高风险地区、自身确诊或成为疑似患者密接者而被当地防疫部门要求强制隔离即可赔付。小勋旅行回来后,其旅行目的地出现疫情升级为高风险地区,小勋在居住地被隔离。但他申请保险理赔时却被告知,自己不在理赔范围。

保险公司解释,小勋的居住地并未升级为高风险地区,其按照居住地要求被隔离,不在理赔范围。小勋这才发现,该保险保的是当事人在旅行目的地被隔离,才有资格理赔。

案例三:被搭售“隔离险”,退保无门

还有不少网友投诉第三方平台强行搭售隔离险。

有网友投诉,在飞猪平台购买火车票时被搭售保额40元的“疫情津贴隔离险”。发现自己“被保险”后,该网友很生气,但找不到退保按钮。

还有网友表示,购买机票时被搭售一份120元的“疫情津贴隔离险”,并非本人自愿购买要求退款,却发现退保无门。

不少投保人抱怨:“理赔太麻烦,一生气就放弃了”。

而“被保险公司的文字游戏忽悠了”是大家的共识。

为什么“隔离险”理赔难?

从调查看,“投保门槛低,理赔限制多”是“隔离险”类产品的“通病”。

某保险经纪公司经纪人透露,真正“躺赚”的恐怕是保险公司:“不少人担心疫情扩散导致被隔离或确诊,‘隔离险’价格不高,再加上各种“理赔成功帖”刷屏,于是很多用户没有看清保险条款,就冲动下单投保。要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投保门槛低、赔偿金额高’的另一面,必然是理赔限制多。当然,保险公司不会轻易告诉你这些。”在具体理赔中,很多客户会因为理赔流程繁琐而放弃,甚至有客户即使达到理赔标准,也会忘记理赔。

他提醒,网上所谓的理赔经验分享不过是博主吸引流量的方法,卖保险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对公众来说,购买保险产品务必要仔细查看保险条款。不过,在互联网平台销售的保险中,有相当一部分并不直接呈现各种条款、特别是“免责条款”,而是将它们列入“更多请查看”部分下的《保险条款及告知》,若不细心查看,很容易被忽视。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律师指出,根据《保险法》第十七条第二款,对保险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在投保单、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对该条款的内容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确说明;若对免责条款未进行特别提示或重点说明,则该条款不产生合同效力,消费者仍可按照保险合同要求理赔。但李旻律师也表示,大部分保险合同包括相关条款,只是不太起眼,投保人在签订合同时,没有得到专业人士的特别提示和告知,最终导致拒赔。

买“隔离险”怎么避“坑”?

从调查看,“隔离险”有限制,不适合冲动选购。不过,该产品确实能满足部分人群的保险需求。如果真的需要购买“隔离险”,应当注意什么?

1.找正规保险公司和有资质的经纪人或代理人。

一般来说,同一款保险产品的市场价基本一致。购买相关产品时,可以通过不同平台比价,若价格差距较大,应谨慎购买。

2.投保前务必仔细查看投保条件和免责条款。

各家保险公司免责条款都不一样,而且比较复杂,但有三个条件基本相同:一是需要隔离前购买;二是需要是“不可预知”的隔离(例如,临时管控隔离满足该条件,而境外回国隔离就不符合);三是投保人没有主动前往涉疫风险地区。

3.若看不懂保险条款,可以向保险公司询问免责范围,保险公司有义务告知投保人产品的保障范围与免责范围。

4.保存好理赔材料。

“隔离险”的理赔材料通常包括:理赔申请书;保险单或其他保险凭证;保险金申请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法定隔离机构(各级政府、卫健委等)提供的隔离通知(通常,物业公司或小区开具的证明不能成为理赔依据);证明自费支付隔离费用的材料等。若需要理赔,可及时寻求经纪人/代理人帮助。

赞(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理财,财富从此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