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理财
财富从此刻开始!

国股银行有哪些?(国股银行什么意思)

国股银行有哪些?(国股银行什么意思)

上半年,上市银行1主要通过规模扩张驱动净利息收入稳定增长,非息收入贡献 有所收窄,营收与盈利增速较上季小幅下降,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健。优质区域 性中小银行各项业绩指标表现优于上市银行平均水平,城商行营收增速逆势提 升,盈利增速稳于 15%上方;农商行盈利增速较上季提升 0.6pct 至 14.2%。

1.1、盈利增速小幅下行,城农商行逆势走高

上半年,37 家上市银行营业收入、拨备前利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 4.9%、3%、7.5%,增速较 1Q 分别下降 0.8pct、0.6pct、1.1pct。 营收主要构成上:1)净利息收入:2 季度上市银行扩表提速,推动上半年净利 息收入同比增长 4.6%至 2.16 万亿,增速较 1Q 下降 0.6pct。2)非息收入:上 半年非息收入同比增长 5.8%至 0.87 万亿,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公允价值变动 损益等科目拖累非息收入增速较 1Q 下降 1.0pct。

上市银行 1H22 净利润增速归因看:1)规模扩张拉动净利润增速 18.6 个百分点, 较 1Q 提升 2.2pct,息差负向拖累提升 2.9pct 至 9 个百分点,“量增难抵价降”, 引致净利息收入增速有所放缓;2)非息收入受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速放缓影 响,拉动净利润增速 4.9 个百分点,较 1Q 下降 1.1pct;3)营业费用拖累净利 润增速 8.4 个百分点,较 1Q 收窄 0.7pct;4)拨备计提小幅拖累净利润增速 0.2 个百分点,较 1Q 下降 0.7pct,上市银行减值损失/平均总资产季环比提升(较 1Q 提升 2bp 至 0.75%);5)税收因素拉动净利润增速 1.1 个百分点,较 1Q 提升 0.7pct。

1.2、机构分化延续,10家银行盈利增速突破20%

从个股情况来看,区域分化及机构间分化仍在延续,营收、盈利维持高增的银行 多为深耕江浙等优质区域的地方法人银行: 1)上市银行营收增速继续呈现分化态势,南京(+16.3%)、宁波(+17.6%)、 杭州(+16.3%)、成都(+17%)、江阴(+26%)、常熟(+18.9%)等 9 家上 市银行营收增速超 15%;与此同时,也有个别银行因扩表力度不及预期,以及 NIM 大幅收窄拖累,营收同比负增长。2)10 家银行盈利增速突破 20%,分别为:南京(+20.1%)、江苏(+31.2%)、 杭州(+31.7%)、苏州(+25.1%)、江阴(+22.1%)、苏农(+20.9%)、无 锡(+30.3%)、张家港(+27.8%)、成都(+31.5%)、平安(+25.6%)。

受国有行拉动效应,上市银行扩表提速。截至 2Q 末,上市银行生息资产同比增 速为 9.9%,较上季度末提升 1.0pct,其中 2Q 单季新增生息资产 6.8 万亿,同 比多增 2.9 万亿,扩表提速对净利息收入形成较好支撑。分机构类型看,除国有 行增速季环比提升 2pct 至 10.6%,其余各类银行扩表速度均有所下降。

2.1、贷款增速平稳,增量贷款主要由对公信贷贡献

上市银行生息资产细项上,贷款、金融投资、同业资产同比增速分别为 11.2% (QoQ+0.3pct)、11.2%(QoQ+3.1pct)、7%(QoQ+8.1pct)。在“宽货币” 条件下,实体有效融资需求不足,部分资金淤积于银行间市场,推动金融投资与 同业投资增速走高,对应 2Q 新增贷款占新增生息资产的 56%,低于上年同期 22.4pct。

国有行继续发挥信贷投放“头雁”作用,江浙等优质区域城农商行信贷维持高增。 分机构看,国股银行信贷增速季环比均提升 0.4pct,其中国有行新增贷款 2.8 万亿,同比多增 0.6 万亿,贡献了 80%的多增规模;股份制银行信贷投放同比 多增 0.16 万亿。城农商行信贷增速季环比下降,但深耕优质区域的城农商行信 贷增速延续强势表现,例如南京(17.6%,季环比微降 0.1pct)、江苏(15.2%, 季环比微降 0.2pct)、杭州银行(22.5%,季环比提升 1.1pct)。

二季度信贷增量主要由对公贷款贡献,零售信贷投放偏弱,票据占比提升。2Q 新增贷款中,对公、零售、票据占比分别为 49%、15%和 36%,对公、零售投 放均弱于上年同期,票据新增占比较上季大幅提升 30.8pct。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叠加疫情影响,企业部门信用扩张高度依赖政策驱动,市场化私营部门资本开支 意愿相对不足;居民端就业、收入、预期有所恶化,扩表意愿下降,按揭、消费 贷、信用卡等需求相对偏弱,银行业 2Q 零售信贷投放整体不及预期,但个人经 营性贷款增势相对较好。

2.2、新增信贷重点向制造业、绿色、普惠等领域倾斜

广义基建投资带动信用扩张。截至 2Q 末,金融机构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余额为 31 万亿,同比增速为 12.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1.3 个百分点。从上市银行的 情况来看,30 家上市银行基建类贷款同比增长 11.6%,快于一般对公贷款增速 0.8 个百分点,新增基建类贷款占新增对公贷款的 48%,上半年对公贷款资源重 点向基建领域集中。

制造业贷款投放呈现高景气度。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制造业贷款 3.3 万 亿,同比多增 1.6 万亿,新增制造业贷款占全部新增对公贷款的 28.8%,显著高 于上年同期 19.8%的水平,呈现较高景气度。其中,2Q 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 比增速为 29.7%,季环比提升 0.2pct。从上市银行的情况来看,30 家上市银行 新增制造业贷款占新增对公贷款的 24%,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速为 16%,快于一 般对公贷款增速 5.2 个百分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呈现更快增速,例如农行制造 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超过 34%。

绿色贷款加大投放,上市银行绿色贷款规模较年初增长 24%。受益于碳减排支 持工具的价格补贴,截至 2Q 末,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 19.6 万亿,较年初增 长 23%;23 家上市银行绿色贷款余额 13.3 万亿,较年初增幅 23.7%,规模占 全部金融机构绿色贷款的 68%。部分上市银行绿色贷款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如 上海(较年初+96.9%)、北京(较年初+95.1%)、江苏(较年初+57.2%)、 平安(较年初+42.6%)、中信(较年初+40.5%)等。

上市银行普惠小微贷款较年初增长 18%,完成“两增两控”目标。截至 2Q 末, 金融机构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 22 万亿,较年初增长 14.2%,23 家上市银行普 惠小微贷款余额为 11.6 万亿,较年初增长 18.1%,高于行业 3.9 个百分点。2022 年,监管要求继续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目标,5 月国常会针对国有 大型银行提出全年新增 1.6 万亿普惠小微贷款的要求。上半年国有银行普惠小微 贷款保持较高增速,例如工行(较年初+27.4%)、农行(较年初+28.4%)、中 行(较年初+25.4%),六大行合计增量达到 1.36 万亿,超时序完成投放目标。

2.3、涉房类信贷投放延续疲态,融资需求亟待修复

上半年,居民端收入承压、就业恶化,购房意愿不足,部分房贷客户早偿意愿增 加,致使按揭贷款增长乏力。对公端,尽管房地产融资政策逐步放松,但囿于开 发商开工意愿不足、弱资质房企资金可得性依然较差,叠加 2Q 长三角地区疫情 形势严峻,银行体系风险偏好下降,开发贷整体投放强度偏弱。从数据表现来看: 1)金融机构按揭贷款增速逐季放缓,2Q 开发贷负增长。截至 2Q 末,金融机构 住房按揭贷款同比增长 6.2%,增速较 1Q 末下降 2.7pct,增速自 2020 年以来, 大体呈现逐季放缓态势。2Q 单季看,住房按揭贷款增加 0.02 万亿,同比少增 0.89 万亿;房地产开发贷减少 0.07 万亿,1Q 开发贷“浮出水面”后再度转入 负增长。

2)上市银行涉房类贷款上半年增量仅为上年同期 1/3,按揭贷款表现相对更弱。 上半年,上市银行新增按揭贷款 0.5 万亿,同比少增 1.2 万亿;其中,作为按揭 投放主力的国有行新增按揭贷款 0.45 万亿,同比少增 0.8 万亿,上半年增量仅 为上年同期的 36%。对公房地产贷款方面,上市银行新增投放 0.24 万亿,同比 少增 0.19 万亿;其中,国有行新增 0.27 万亿,同比少增 0.06 万亿,保障性住 房投放占比较高,而商业性开发贷投放偏弱。

3)上市银行涉房类融资占比呈现明显压降态势,“两集中度管理”已无实质性 约束。上半年,各类上市银行表内涉房类信贷占比均有所下降,按揭贷款降幅相 对更大。四大行按揭占比平均降幅在 2 个百分点左右;股份行“两集中”达标压 力较大的兴业银行降幅居首,按揭贷款、对公房地产贷款占比相较 2021 年分别 下降 2.2、0.6pct;城商行中,北京(-2.8pct)、郑州(-3.0pct)、上海(-2.3pct)、 成都(-2.4pct)等银行涉房类融资占比降幅较大。在当前形势下,银行体系对 于涉房类融资需要防范非理性收缩,后续政策方面将着力驱动信贷回归正常。

2.4、存款增势强劲,定期化现象较为明显

存款增势强劲,国有行增长较多。从负债端来看,上半年大量结构性货币政策工 具使用、人民银行上缴利润、财政多支少收以及影子银行收缩放缓等“宽货币” 政策效果逐步显现,M2 增速持续回暖。上市银行计息负债、一般存款增速均为 9.9%,季环比均提升 1.4pct。其中,2Q 单季新增存款 4.9 万亿,同比多增 2.3 万亿。分机构看,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计息负债同比增速分别为 10.8%、7.4%、11.5%、7.3%,季环比分别变动 2.5、-0.4、-0.5、-1.9pct。上 半年负债派生强度存在差异,国有行计息负债同比增速与其他主体出现分化。

存款定期化现象较为明显。上半年,上市银行活期与定期存款分别增加 3.3、10.3 万亿,其中定期存款同比多增 4.3 万亿,贡献了上半年存款 93%的多增规模。 定期存款占总存款的比重为 52.8%,占比较年初提升 2.0pct,呈现明显的存款 定期化特征。分居民与企业看,个人定期存款与企业定期存款分别增加 5.7 和 4.6 万亿,占总存款的比重分别为 28.4%、24.4%,较年初分别提升 1.1、0.8pct。 受疫情影响,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意愿下滑,货币贮藏性需求提升,加之资本市 场景气度不佳,导致微观经济主体资产配置更倾向于安全性与经济性兼具的银行 定期类存款,企业、居民存款均呈现定期化特征。同时,也不排除在贷款利率显 著下行情况下,企业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倒挂而出现的资金空转。

2Q 信贷投放同时受疫情扰动和政策驱动影响,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大,驱动贷款 利率持续下行,同时叠加负债端存款定期化等因素影响,上市银行息差继续承压 下行。测算显示:2Q 上市银行净息差较 1Q 下降 4bp 至 1.96%,但较 1Q 6bp 的降幅有所收窄。分机构看,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净息差分别为 1.93%、2.06%、1.90%和 2.12%,较 1Q 分别下降 4bp、3bp、3bp 和 1.5bp。 二季度,商业银行主要通过资产结构优化和负债成本管控稳息差,部分上市银行 通过增加中长期贷款投放、客户风险下沉、以及提升信用类贷款占比等举措,推 动净息差逆势走阔,如苏州(+5bp)、张家港(+1bp)、贵阳(+18bp)、青 农商(+4bp)等。

3.1、资产端:贷款收益率连续下行,拖累资产收益率

受 LPR 报价连续下调、信贷供需矛盾加大等因素影响,存量贷款重定价及新发 生贷款利率下行,行业资产端收益率有所承压。再叠加对公贷款增长好于零售、 企业中长期投资意愿不足,也会对资产端收益率形成挤压。测算显示:2Q 上市 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较 1Q 下降 2bp 至 3.75%,各类银行降幅均在 2bp 左右。 企业贷款利率承压加大。受长三角地区疫情影响,私营部门企业资本开支需求短 期内难有实质性改善,有效融资需求依然偏弱,2Q 企业贷款定价进一步走低, 6 月末,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为 4.16%,较 3 月下降 20bp,继 1Q 下行 21bp 后再度走低。同时,2Q 低定价票据融资等贷款占比偏 大,对资产端收益率形成拖累。7 月份以来,新发放贷款定价继续呈现下行态势。

2Q 新发放按揭贷款利率下行速度较快。5 月份,央行同时下调了 5Y LPR 15bp 和首套住房按揭利率下限,允许在 LPR 基础上减点 20bp,用以减轻存量按揭债 务负担和刺激住房市场需求。2Q 以来新发放按揭贷款定价显著下行,6 月末,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 4.62%, 较 3 月下降 87bp,降幅环比 1Q 扩大 73bp。贝壳研究院统计数据亦显示,6 月 末,103 个重点城市主流首套房贷利率为 4.42%,二套利率为 5.09%,分别较 3 月末下降 92bp、51bp,2Q 降幅较 1Q 进一步扩大。

3.2、负债端:资金利率维持低位,核心负债成本提升

国股银行计息负债成本率有所上行,城农商行季环比持平。上半年,上市银行计 息负债成本率为 1.91%,较 1Q 提升 2bp。分机构看,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 农商行测算计息负债成本率分别为 1.75%、2.17%、2.34%、2.29%。其中,国 有行、股份行较 1Q 分别提升 2.4bp、1bp,城农商行则季环比持平。虽然二季 度以来资金市场利率持续下行,但因国有行更多依靠粘性更大的核心负债,使得 其受存款定期化扰动更大。

在存款定价上,个人活期存款、个人定期存款、企业活期存款、企业定期存款成 本率分别为 0.32%、2.78%、0.92%、2.61%,较年初分别变动-3bp、-5bp、6bp、 1bp。整体来看,存款定期化、企业存款成本率居高不下使得银行体系负债成本 有所承压,但去年以来的存款报价机制改革,以及今年存款报价上限 MPA 考核 下调等政策红利仍在释放,有助于缓释负债成本压力。未来看,进一步加强核心 负债成本管控对于稳定银行 NIM 至关重要,相应政策或已在考虑之中。

上半年,上市银行非息收入同比增长 5.8%,较去年同期下降 3.0pct,季环比下 降 1.0pct。结构上,截至 2Q 末,非息收入在营收中的占比 28.6%,季环比下降 1.6pct。其中,净手续费及佣金占比 15.4%,季环比下降 1.6pct;净其他非息 收入占比 13.2%,季环比持平。

4.1、手续费表现偏弱,财富管理业务呈现新变化

手续费收入也不乏结构性亮点,一方面,部分银行披露代销保险、理财等收入录 得较快增长,体现了财富管理业务综合能力的增强,如招行代理保险收入 89.8 亿(YoY +61.6%),高价值贡献的期缴保险销量占比提升,代理理财收入 34.9 亿(YoY +22.6%),家族信托等业务模块亦表现较好。另一方面,部分银行手 续费增速逆势提升,主要受到客群对理财等财富管理需求旺盛、信用卡交易量提 升、电子支付收入业务增长等因素提振。

零售客群基础不断夯实,财富管理业务呈现新变化 虽然上半年上市银行财富管理相关中收有所承压,但多家银行结合市场变化,从 客户实际风险偏好及切身利益出发,持续聚焦大财富管理业务为客户创造价值:1)客户基础不断夯实,为大财富管理业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招行、平安、光 大、中信等股份行零售客户数平均较上年末增长近 4%,邮储、工行等国有大行 客户数在数亿量级仍实现了正增;零售 AUM 保持较好增长态势,样本上市银行 零售 AUM 较上年末平均增速 7.1%,高净值客户价值贡献维持高位,招行、平 安私行 AUM/零售 AUM 高于 30%,光大、民生、兴业等高于 20%;2)在财富管理相关中收承压时,上市银行没有基于短期利益盲目追求高代销费 率产品的销售,而是结合客户市场环境和客户风险偏好变化提供更加适配产品, 有助于实现更好的投资陪伴、增强客户粘性,为未来进一步展业铺就道路。与此 同时,上市银行也通过专业顾问团队打造、金融科技赋能、多元化产品货架打造 等多样的方式提升财富管理业务产能;

3)基于对客户更有效的细分管理(例如针对私行客户的私募基金、权益类基金 配置加快)及对宏观形势的判断,招行等下半年已经加大了权益类产品的配置力 度,这种策略选择有助于提高财富管理业务利润率; 4)随着居民财富管理意识不断提升,“房住不炒”背景下,居民资产从不动产 向金融资产转移趋势增强,财富管理业务成为近年来金融机构争相布局的黄金赛 道。上市银行在客群、网点、声誉等方面更具优势,高净值客户价值贡献突出。 同时,近年来上市银行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金融科技赋能下,线上化销售更 为普遍和智能,长尾客群的触达能力不断增强。

4.2、投资收益与汇兑损益提振净其他非息收入

上市银行净其他非息收入上半年同比增长 12.4%,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 3.1pct, 季环比提升 1.0pct;分银行类型看,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净其他 非息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 5.6%、22.7%、29.8%、40.5%,季环比分别变动 -1.5pct、1.7pct、10.6pct、4.4pct。非息收入表现较强主要受益于投资收益、汇兑损益等项目提振。上半年,上市银 行投资收益同比增长 23.6%至 1853 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 354 亿元;汇兑损益 同比增长 78.9%至 245 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 108 亿元。公允价值变化损益收 入 37 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 336 亿元,对净其他非息有所拖累。但同时,受不 同银行的交易策略、机遇把握能力、业务结构与布局、综合化经营程度等因素影 响,各家行净其他非息收入也呈现较大差异性。

4.3、理财业务:净值化新时代启航,理财公司引领发展

4.3.1、规模平稳增长,更多中小银行实现100%净值化

截至 2Q 末,35 家2上市银行集团口径表外理财同比增长 10.2%至 24.9 万亿,规 模较年初大体持平。其中,股份行(YOY+14.6%)和城商行(YOY+15.9%)增 速较高。考虑到 6 月为季末月份,部分客户理财资金回流表内对理财时点规模影 响,全年理财规模增速预计维持 10%左右。 综合净值化率超过 95%,更多中小银行实现 100%净值化。理财登记托管中心 数据显示,截至 2Q 末,全市场银行理财净值化率为 95.1%,环比 1Q 提升 0.9pct。 上市银行层面,建行、邮储、交行等国有行净值化率大体位于 90%-95%区间; 股份行中,兴业、招行、光大、平安等净值化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城农商行受 益于存量不合格产品压降与转化包袱相对较轻,净值化程度相对更高,北京、江 苏、南京、杭州、长沙、成都、郑州、青岛、常熟等净值化率已达到 100%。

4.3.2、理财公司规模升破19万亿,理财产品创新不断

根据数据,截至 2Q 末理财公司规模 19.1 万亿,占全市场理 财规模的 65.7%,稳居第一大理财机构。结合上市银行中报看,理财公司3积极 推动自主产品发行、有序完成母行产品划转的同时,借助代销渠道扩展进一步做 大 AUM。截至 2Q 末,招银理财规模已达到 2.88 万亿,年内有望站上 3 万亿; 建信理财突破 2 万亿,工银、农银、兴银、交银、光大理财规模均在 1 万亿以 上。上半年,披露业绩的理财公司表观均实现盈利,这对于夯实风险准备金,进 而支撑现金管理类理财维持适度保有规模具有重要作用。

理财公司先行先试养老理财。2022 年以来,养老理财试点不断拓展,发行主体 均为理财公司。按照“小步慢跑,总体渐进”思路,现阶段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机 构扩展为“10+1”,即国有行理财子 6 家、股份行理财子 4 家、合资理财公司 1 家;除扩大试点机构范围和区域外,首批 4 家试点机构募集规模上限升至 500 亿元,养老理财试点规模总上限随之升至 2700 亿。截至 6 月末,已有 27 只养 老理财顺利发售,23.1 万名投资者累计认购超 600 亿。

ESG 主题理财发行主体以理财公司为主。理财资金通过认购绿色债券、投资符 合 ESG 股票、创新非标投资模式等方式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理 财登记托管中心数据,上半年理财市场累计发行 ESG 主题理财产品 43 只,合计 募集资金超 200 亿元;截至 2022 年 6 月末,产品存续 134 只,存续余额 1049 亿元。结合普益标准披露的产品信息看,绝大多数 ESG 主题理财由理财公司发 行。

5.1、不良率1.33%季环比持平,零售不良微升

对公贷款不良率稳定,零售不良率小升。多数银行企业贷款资产质量维持稳定且 有所改善,其中六大行均呈现下行态势,股份制银行升降互现。但零售贷款不良 率则有所提升。4 月份以来,我国疫情散点多发,微观主体现金流承压,银行体 系资产质量压力有所加大。零售端,短期消费类信贷受疫情影响相对明显,按揭 贷款存在阶段性还款困难,造成零售贷款资产质量有所承压。但在涉房类贷款延 展期、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安排下,随着疫后经济活动回归常态,零售 体系信用风险将不会出现明显抬头。

5.2、拨备“余粮”充足,存在调节空间

上半年不良处置和拨备计提力度与去年同期相当。上半年,整体银行业口径下处 置不良资产 1.41 万亿,同比多处置 2197 亿。其中,上市银行核销及处置不良 贷款 0.6 万亿,同比多增 94.3 亿。上市银行减值损失/平均总资产为 0.75%,季 环比提升 2bp。其中,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分别为 0.6%、1.2%、 0.84%、0.71%,季环比分别变动-2、14、-1、12bp。 拨备覆盖率维持在 238%高位,风险抵补能力强,农商行拨备覆盖率大幅提升。 22Q2 末,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为 237.9%,季环比下降 1.5pct,但较年初提升 1.1pct,风险抵补能力维持相对高位。分银行类别看,国有行、城商行拨备覆盖 率分别为 236%、308.8%,季环比分别下降 3.1、5.2pct,股份行、农商行拨备 覆盖率分别为 220.7%、369.9%,季环比分别提升 2.7、21.6pct。邮储、招行、苏州、常熟、张家港等银行拨备覆盖率均在 400%以上。

5.3、涉房类贷款资产质量压力有所提升

上半年,在房企融资渠道收缩背景下,弱资质主体现金流压力突出,银行涉房类 业务风险进入释放期。同时,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叠加疫情多地散发,对居民收入 及就业产生负面影响,债务偿付能力有所下降,按揭贷款风险也略有提升。从上 市银行披露数据看,按揭贷款和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较年初均有所提升。四大 行中,除农行按揭贷款不良率较 1Q 末持平,工行、建行、中行较 1Q 末分别提 升 7 bp、5bp、9bp;开发贷不良率平均增幅在 75bp 左右。

涉及“保交楼”风险压力可控。7 月份以来,受按揭贷款“停贷风波”影响,房 屋销售再度转弱,资本市场对房地市场“保交楼”压力及地产链景气度下行担忧 情绪加剧。从上市银行反馈看,涉及“保交楼”风险的按揭贷款占比较小,且开 发贷项目多位于一二线城市,抵押物充足,“保交楼”涉及风险总体可控。例如, 平安表示房地产开发贷全部落实有效抵押,平均抵押率 43.4%,97%分布在一、 二线城市城区及大湾区、长三角区域;兴业表示超 80%的项目分布在一、二线 城市,项目开发前景良好,抵押物充足。8 月份以来,各类房地产融资支持政策 进一步出台,包括:交易商协会推动部分民企中债增信全额担保债券发行,银保 监会指导银行参与解决房企合理资金缺口,以及多部委推动通过政策性银行专项 借款方式支持“保交楼”等政策。

但房地产业务仍处于风险释放期。一方面,在银企协调下,部分地产企业债务得 以重组和展期,推迟了风险释放进程,部分 NAV 为深度负值的企业尚在连续运 营,未来可能需要逐步出清;另一方面,当前微观主体对房地产信心不足,房地 产销售整体仍然低迷,缺少增量资源化解存量风险。从目前形势看,房地产业需 要承受过去以来粗放发展的阵痛,从高杠杆、快周转、资金池模式向健康发展和 良性循环构建的过程中,长期以来存在的存量风险或水落石出,部分企业项目涉 及资金“硬缺口”需要债权人分担风险,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仍处于风险释放期 和化解期。为稳定房地产市场,防范风险扩散,需要坚持底线思维,对于下一阶 段房地产融资形势,预判可能存在“一揽子”支持性举措,有助于缓解资产质量 压力。

截至 2Q 末,上市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总资本充足率分 别为 10.94%、12.71%、15.76%,季环比分别下降 19bp、17bp、13bp。上市 银行 2Q 合计分红 0.5 万亿左右,按 2Q 末各级资本净额及风险加权资产规模计 算,对各级资本充足率影响大致在 36bp。剔除分红因素影响的,上市银行具有 较强的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 分机构看,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 11.92%、 9.35%、9.29%、11.13%,季环比分别下降 19、21、9、10bp。此外,部分银 行信贷投放力度大,资产端维持了较强的扩表速度,也加大了资本消耗压力。

7.1、下半年经营展望

稳定信贷投放依赖政策加码,基建与涉房类融资是关键变量,信贷投放区域 分化延续 8 月份以来,政策对于稳定信贷投放诉求进一步增强。8 月 22 日,央行年内第 二次召开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强调国有大型银行强化宏观思维,充分发挥带头 和支柱作用,保持贷款总量增长的稳定性;8 月 24 日,国常会部署稳经济一揽 子政策的 19 项接续政策措施。综合信贷形势分析会议情况和国常会精神,我们 认为后续“宽信用”形成相当程度上依赖政府和准政府投资,而私人部门投资仍 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基建领域仍是“稳信贷”重要抓手。今年 1~7 月份,政府债券融资和政策性银 行贷款同比多增 3 万亿,与之对应的是其对公中长期融资同比少增逾 1 万亿, 后续驱动投资增长的信用资源较为有限。为稳定后续经济增长,近期国常会决定 追加 3000 亿政策性开发性政策金融工具,用好专项债结存限额 5000 亿元以上。 这些政策聚焦投资对于拉动经济的关键作用,有利于形成重大基础设施投资的有 效资金供给,可能撬动更多银行配套融资,对应政策性银行和大型银行新增贷款 和新增中长期对公贷款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房地产产业链融资亟待恢复。下半年以来,房地产销售再度转弱,地产链条融资 形势恢复不确定性增强。随着稳定房地产市场供需两侧政策发力,住房首付比和 按揭贷款利率可能继续下行,而房地产纾困政策则可能再度加码,给予房企更大 的流动性注入。在此情况下,预估四季度地产链条融资可能逐步恢复,在一定程 度上助推实质性“宽信用”形成。 优质区域地方法人银行信贷投放有望维持高景气。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经 济体量大、增速快,加之产业结构契合当下重点发展支持领域,深耕相应区域的 地方法人银行信贷投放有望维持高景气。

净息差或持续下行,但单季降幅有望趋缓,明年 1Q 触底,全面加强负债成本管理迫在眉睫 。资产端定价延续下行趋势。8 月 22 日 LPR 再度非对称降息,一定程度上可能引 导信贷投放改善,但是由于当前信贷市场供需矛盾仍大,“资产荒”压力不减,银行体系资产端定价难以出现有效反转。我们预估,下半年政策利率移动概率不 高,新发生贷款定价对公端连续显著下行空间不大,不少新发放贷款甚至低于银 行资金成本,重定价因素将驱动企业贷款综合定价下行;而零售贷款定价仍有降 价空间,无论是消费类信贷还是按揭贷款定价,可能同时面临增量和存量定价的 挤压。下半年上市银行 NIM 将继续收窄,但降幅有望趋缓,23Q1 集中重定价因 素将对明年初息差形成冲击。

负债成本管控强化迫在眉睫。鉴于银行 NIM 挤压可能导致头部银行营收增速进 一步放缓,从而导致化解风险资源减少,银行体系迫切需要强化负债成本管控。 可采取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一是,在资金利率低位的有利时机,适度增加 NCD 和金融债发行规模,尤其是利用好金融债储架发行机制,大幅度形成对长期一般 存款的替代,置换协议存款和大额 CD 等。也可以考虑通过降准置换 MLF 来为 银行减负。二是,进一步加强对高成本负债监管,对协定存款、结构性存款、创 新型通知存款进行限额管理,约束突破 MPA 考核上限的产品规模。三是,再度 优化存款报价机制,推动存款报价与 LPR 和国债利率的有效联动,较大幅度降 低核心负债成本。当然,对个体银行来讲,通过扩大客户基数、加强场景建设等 方式,也可以增加低成本结算性资金沉淀。

“应延尽延”推动风险缓释,信用成本有望大体维持稳定。疫后经济恢复情况无疑是银行业资产质量未来变迁的核心变量,经济回暖有助于 修复微观主体受损的资产负债表,从而帮助控制银行体系资产质量风险。从当前 情况看,风险压力可能主要来自于:①疫情反复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小微企业 生存压力加大;②房地产领域风险尚未完全出清;③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隐 性债务风险扩散;④居民资产负债表日益脆弱,长尾客群风险持续抬头;⑤区位 经济高度分化,落后地区金融生态全面恶化,各类主体债务风险向中小金融机构 传导。

总体看来,稳定经济大盘对于防范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至关重要,虽然利率下行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债务可持续性,但过于依赖融资性现金流,而不改变经营 性现金流,对于微观主体来说,仅仅是风险的推后。现阶段以“保交楼”政策为 代表的供给侧修复仍在进行中。另一方面,主要商业银行仍然拥有不低的拨备水 平,营收压力可以通过拨备政策予以缓释调节,从而维持全年较高的不良处置核 销规模。

2022 年全年营收增速放缓至 2.8%,盈利增速为 6.5% 。从中期业绩看,上市银行营收与盈利增速趋缓,且营收与盈利增速差放大,符合 我们前期对于“资负决定营收、资本决定盈利”的判断逻辑。下半年,我们认为 这一趋势仍将延续,全年行业收入增速和净利润增速将较中期分别放缓 2.1、 1.0pct 至 2.8%、6.5%,股份制和城农商行将维持较高的 ROE 水平,和相对稳 定的盈利增长,用以实现内源性补充资本。

7.2、银行股投资逻辑与分析

在“一揽子”政策安排下,政策性银行和大型银行将进一步发挥信贷“头雁”作 用,有望对后续“宽信用”形成支撑。虽然银行业息差面临较大收窄压力,但出 于银行业稳健经营、尾部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考虑,预计监管有望对负债端施以 更多管控手段,以维持银行体系息差稳定运行在合理区间。除基本面的“量”、 “价”因素外,“险”的因素——主要是房地产风险形势的演化是现阶段影响银 行股表现的关键变量,随着“保交楼”加速推进、房地产融资和销售环境进一步 回暖,有望推动涉房类风险的逐步缓释。

1)深耕江浙经济发达地区,且有业绩释放诉求的江苏、南京、杭州和常熟银行 结合上市银行中报看,江浙等优质地区地方法人银行业绩表现和股价表现均优于 银行板块整体:受益于区域经济高景气,这些银行信贷投放有望维持高增,资产 质量持续优异、资本补充诉求构成业绩释放意愿,将使其具有较强的业绩确定性。 另外,股东也可能给予更强力的支持,来促进转债转股或其他目标达成。 2)经营基本面优质,股价阶段性超跌的招行、邮储、宁波,看好中期配置机会。 7 月至今银行股显著下挫,前期传统优质银行受冲击更显著,但我们认为这些股 票股价已经超跌,是很好的中期配置机会。如零售业务具有较深的护城河、加快 打造 3.0 模式的招商银行,经营业绩持续领跑六大行、零售转型与财富管理业务 不断深化的邮储银行,扩表动能强劲、营收盈利增速维持高位的宁波银行。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赞(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理财,财富从此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