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链断裂!又一家大型医院破产了
港股上市公司华瀚 健康 (00587)发布公告,香港法庭于8月4日颁布其清盘的相关规定,其间接持股的医院六盘水凉都人民医院宣布破产重组。
作者|南星
来源|看医界(ID:vistamed)
点击上方头像关注“看医界”,每天都有料!
近日,港股上市公司华瀚 健康 (00587)发布公告,香港法庭于8月4日颁布其清盘的相关规定,其间接持股的医院六盘水凉都人民医院宣布破产重组。
停牌三年,公司旗下医院破产重组
据《看医界》了解,华瀚 健康 早在2002年就实现了港股IPO。资料显示,华瀚 健康 有两大业务:以妇女为主要用户的中药产品,以及抗肿瘤药物、西药产品。除此之外,在 社会 办医的大潮下,近几年,华瀚 健康 还投资了多家医院,六盘水凉都人民医院便是其中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六盘水凉都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凉都人民医院”)成立于2014年9月,是华瀚 健康 在医疗产业布局的旗舰项目。天眼查显示,华瀚 健康 间接持有六盘水凉都医院公司的68%股权,其中贵州汉方 健康 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68%,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公立医院)持股32%。
2015年2月,“凉都人民医院”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当时的资料显示:该院占地面积180余亩,总建筑面积25.07万平方米,概算总投资近20亿元,设计床位1200张,拟建设成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贵州西部区域性医疗中心。
但到了2016年,华瀚 健康 开始出现危机。据《红刊 财经 》报道,当年八月,知名沽空机构艾默生公开看空华瀚 健康 ,称华瀚 健康 毛利率过高,销售收入、净利润被严重夸大。受此影响,华瀚 健康 股价短期跌幅超过三分之一。
2016年9月,华瀚 健康 宣布停牌,至今仍未复牌。
多位华瀚 健康 股东表示,在停牌前后,华瀚 健康 旗下的贵州新汉方生物等优质资产未经公告就被剥离,且接盘方多为无医药产业背景和人才资源。有投资者指责实控人有掏空上市公司嫌疑。
去年年底,贵州银行六盘水分行以六盘水市凉都人民医院有限公司经营恶化,不能清偿申请人到期债务,且有多起债务已到期均无法偿还,明显丧失清偿能力为由,申请对凉都人民医院进行破产重整。
六盘水市中级人民法院2019年12月11日的民事判决认定,六盘水市凉都人民医院债务总额3.8亿元;2019年10月,凉都人民医院被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起诉,诉讼标的3.72亿元。
据悉,截止2019年年底,凉都人民医院项目的主体工程已完工,但因该院大股东贵州汉方 健康 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资金链断裂,无法继续投入,工程无法全部收尾,仅体检中心营运,每月营业收入50万元左右,而其每月需支付200多名职工工资100余万元,收入远远不能支付职工工资、银行利息、工程款等。
今年3月,贵州省六盘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具裁定书,对贵州银行六盘水分行申请对六盘水市凉都医院破产重整一案进行裁定,并于4月30日裁定将六盘水市凉都人民医院并入六盘水破产重组。
上市企业转型医疗需谨慎
上市公司投资医院近年来可谓非常火热,但医疗项目经营惨淡的也不在少数。
由于上市公司神州长城A股、B股终止上市,前不久,武汉商职医院以5折的价格被拍卖抵债,最终流拍。这家医院曾经身披“第一家改制成功的国有医院”的光环,仅嫁给上市公司三年就宣布破产。
无独有偶,“民营医院第一股”恒康医疗也于近期被两家信托公司起诉。2017年,恒康医疗接连吃下河南兰考第一医院、兰考堌阳医院、兰考东方医院等多家医院,而仅仅到手一年,这几家医院就连续被抛售。与此同时,恒康医疗已经连续两年严重亏损,面临退市风险。
2019年5月9日,康美药业被爆出300亿现金消失,5个交易日市值蒸发超200亿元,这对于其投资、托管的医院来说,之前计划的投资资金面临大幅缩水风险,抛售医院资产或将是大概率事件。
对于一些上市公司过山车式的医疗投资,业内人士忠告:医疗投资不是赚快钱的好生意,而是一项中长期战略投资,否则不仅难以短缺盈利,还或将深陷泥潭。(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
002219股票会退市吗?一季报显示,2020年1-3月,恒康医疗实现营业收入5.50亿元,同比下降41.01%;净利润继续亏损,为3378.89万元。
业绩连续亏损,实控人深陷债务泥潭,恒康医疗走到退市边缘。
“今年主要还是把下属医院经营起来,争取实现盈利。”5月11日,恒康医疗证券部相关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5月6日,恒康医疗被深交所实行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更名为*ST恒康(002219.SZ),原因是“2018年度、2019年度连续两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均为负值”。
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恒康医疗净利润亏损13.88亿元;2019年其亏损额扩大至24.98亿元。按《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如果恒康医疗2020年经审计的净利润继续为负值,其股票将自2020年度报告公告之日起暂停上市。
一季报显示,2020年1-3月,恒康医疗实现营业收入5.50亿元,同比下降41.01%;净利润继续亏损,为3378.89万元。
上述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由于疫情,一季度受到一定影响,2月份和3月份有部分门诊和住院没有开放。现在公司各个下属医院都已恢复正常运营。”
“披星戴帽”后,恒康医疗连续4个交易日一字跌停,截至5月11日,报收1.45元/股,总市值27.05亿元。
作为恒康系掌舵人,阙文彬正忙着寻找外部“接盘侠”,以求偿债。
自4月15日起,阙文彬又将其目前所持有的42.49%恒康医疗股份对应表决权全部委托给两名外部“战略投资者”。作为表决权让渡的条件,后者须利用自身资源协助阙文彬和恒康医疗进行债务处置。
事实上,为解决自身及“恒康系”的债务问题,阙文彬曾数次尝试将所执掌的恒康医疗和西部资源(600139.SH)两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转手,但均无疾而终。
这一次,“恒康系”又是否能成功找到“救星”?
寻求“外援”
3月30日,恒康医疗公告称,控股股东阙文彬已与中企汇联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企汇联”)、五矿金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矿金通”)签署《合作协议》,自4月15日起分别将所持恒康医疗29.9%和12.59%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后两者行使。
上述恒康医疗相关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确认中企汇联和五矿金通为正在接洽的战略投资方。
“目前表决权委托协议已经生效了,他们在正常履行投票权。”该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说,“尽职调查还在进行中,我们也在积极与他们保持沟通,催促(他们)尽快出来一些解决公司困境的方案,有进展会及时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