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吱声。是哪个的诗?
应该是“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是的《七绝·咏蛙》。
《七绝·咏蛙》全诗: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译文:
独自坐在池塘边上好像老虎蹲着,在树的绿荫下修养精神。
春天到了,如果我不先叫唤,哪个虫儿敢发出叫声来呢!
扩展资料
《七绝·咏蛙》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通过对青蛙的形象和心里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想主宰国家命运、救国救民的伟大抱负。
首两句:“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写青蛙的形象和自身修养。
青蛙经常生活在稻田、沟渠和池塘的水边。“独坐池塘”,既写出了青蛙的生活习性,又突出了青蛙的独特个性。“如虎踞”,这一放大了的青蛙形象,正是作者广阔胸怀的一种表现。
第二句通过写青蛙在“绿荫树下养精神”的描写,道出了自己在学校期间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情况。他争分夺秒地阅读了中外的历史、地理、社会科学和哲学方面的书籍,边读边记边批,从中寻找救国之路和成才之道。
末两句:“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以此写出自己救国救民的雄心壮志。
诗词: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咏蛙》
作者: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译文:
青蛙独自坐在池塘边上,形态好像一只蹲着的老虎,在池塘边的树荫下修养精神,养精蓄锐;春天到来的时候,如果青蛙不先叫唤,没有哪个虫儿敢发出声音来!
扩展资料:
此诗作于1910年,16岁的离开家乡韶山冲,到五十里外的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去读书(很多富家子弟读书的地方),这首诗通过对青蛙生存场所和它的姿态的描述,深刻地表现出少年时期的远大抱负和雄韬伟略,既对学院富家子弟的不屑一顾,又表达了年轻的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尚在萌芽阶段的领导群伦的英雄意识。
毛主席既有治国平天下的雄韬伟略,又有才高八斗的学识,一生中留下很多经典作品,每一首都展现了毛主席过人的胆魄的第一无二的性格,比如“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少年狂放不羁;“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青年执着豪迈;“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晚年壮心不已。
参考资料:
诗词“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是来自哪首诗?
这应该是诗词《七古》中的一句
原句应该是“春来我不先张口,哪个虫儿敢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