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消费者反映360数科旗下金融产品360借条存在诱导用户在其网贷平台过度贷款的现象,对其以降息提额为由诱导用户全额分期贷款的行为表示不满,并对其是否真能降息提额的可靠性表示质疑。
福建的陈先生向《产品可靠性报告》证实,他于2021年6月3日接到360借条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对方称因为陈先生的信用极好,获得了一个高额低息贷款的名额,只要他把在360借条账户额度内的钱全部借出,就可以激活这个名额。陈先生以没有用钱需求拒绝了对方并挂了电话。但对方马上又打来电话说:“先生,这次机会难得呀,错过了这次活动,就要等很久的”。陈先生以利息太高为由再次拒绝对方,但对方继续诱导说“你已获得名额了,只要把款借出来就能激活了名额,过几天低息的款出来,你借一部分再把之前的借款还上,以后就可以长期享受低息借款了,不是很划算吗?”并承诺陈先生完成这次贷款后7到8天时间就可以激活高额低息贷款名额。就这样,陈先生在对方的软磨硬泡之下,把360借条平台上的额度24400元全部借贷出来。2021年6月4日和26日,陈先生两次致电360借条平台,客服人员都说参加活动的人很多,让他耐心等待通知。陈先生当时觉得有点不对劲,就试图提前还款,点了提前还款,但没有什么反应,当时以为是手机问题。6月30日就要到第一个月的还款期了,他又用手机操作提前还款,还是没有反应。无法提前还款,陈先生只好按照平台计算分期还款金额进行还款。看着实际年化利率超过35%的高额利息(借24400元分12期还款,每期还2440.57元,一年总利息4886.84元),陈先生致电360借条平台质疑自己被其套路贷,但客服回答说:“不会的,您放心吧,我们是上市公司,不会这样做的”。看到问题在360借条平台无法得到解决,陈先生开始多方面寻求其他渠道进行投诉。直到第三期还款日前,360借条客服打来电话告诉他:“很抱歉,你的名额没有批下来,如果您不想借款了,可以点提前还款。还清本金和三个月的利息,提前还款要另外收手续费可以给你适当的优惠”,对此,陈先生表示自己不能接受。
山东的陈先生投诉360借条:当初360借条平台不知道从何处获得他的个人信息,业务员打电话联系他推销借贷业务,承诺借款年化利率在8-12%,借款后页面也未显示年化利率,故没有在意。后来银保监会要求明确标明所借款项的年化利率后,360借条显示此笔借款年化利率为23.79%,严重超出所承诺利率,且远高于4倍LPR标准。
目前在新浪网黑猫投诉平台,关于360借条的投诉量高达24600多条。集中反映在违规向在校大学生放贷、违法违规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暴力催收、骚扰第三方、诱导用户贷款、利率较高等方面。其中投诉360借条诱导过度借贷的案例为数不少。
为核实360借条诱导消费者借贷的情况,《产品可靠性报告》安排人员下载了360借条。结果正如消费者反映的一样。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360借条工作人员3次打电话不厌其烦地以降息提额为由,诱导核实人员按照该平台授信额度全额分期贷款,完全不考虑核实人员是否有用钱需求和还款能力,更不考虑核实人员由此付出的利息和受到的损失,只要求核实人员按其提示操作,并且对按此操作是否真能降息提额的质疑给予“不能保证、以平台审核为准”这种模棱两可的回答。
一边是网贷机构平台为了赚取高额的利息诱导消费者过度借贷、过度消费,然后挥舞着征信的大棒催收,甚至用威胁、骚扰家人朋友等违法手段胁迫消费者还款。一边是消费者大量负债,面对催收产生更多的高额借贷,最后无处借贷直至陷入背负征信受损及相关法律风险的深渊难以自救。不得不说,过度借贷的现象,不光为一些消费者的人生带来难以摆脱的危机,同时也为社会稳定埋下了隐患。
譬如2022年1月25日上午发生360成都分公司办公区的那起伤人事件,据警方通报称系伤人者与360借条平台存在借款纠纷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