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理财
财富从此刻开始!

股票金发科技600143

股票金发科技600143

600143是基金重仓股可以长期持有,前提是你不急钱用600143我在08年12月中4块多时介入过,09年10块左右卖掉的

再者,这个票可能在亚运会时会有行情,不过如果有闲钱,哪个票都适合做长线我现在拿着的就是600611操作了几次高抛低吸,失败告终,庄家手法狠毒,把成本提高了1块,确实恼火所以不动了,做中长线

总之,基本面好的票,价格又不高的,都可以中长线做吧,只要你有闲钱,怎么也比放银行好

中国制造2025概念股什么意思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贝特瑞(835185);方大碳素(353917);银基烯碳(400070);碳元科技(603133);沃特新材料(002886);常州二维碳素(833608);安泰科技(000969);金发科技(600143);中伟股份(300919);沃特股份(002886);中科三环(000970);二维碳素(833608)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纳米材料市场规模;碳纳米管;石墨烯;纳米级蒙脱土;纳米碳酸钙市场数据

产业概况

1、定义:超精细颗粒材料

纳米材料广义上是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或者由该尺度范围的物质为基本结构单元所构成的超精细颗粒材料的总称。一般认为纳米材料应该包括两个基本条件:

2、产业链剖析:产业链庞大

纳米材料产业链上游为原料供应和设备。设备主要包括粉碎、混合/分散、测试等涉及到纳米材料制备、加工的设备。

产业链中游环节为纳米材料的生产制备,包括纳米粉体、纳米薄膜、纳米纤维、纳米块体,还包括以此加工形成的纳米复合粉体、纳米磁性液体、纳米涂层材料、纳米改性纤维及金属/陶瓷/塑料基等纳米复合材料。

产业链下游包括在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建筑化工、服装纺织、节能环保、结构增强等领域的应用。

产业发展历程:产业驶入快车道

在工程界,人类制备和应用纳米材料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以前。例如中国古代利用燃烧蜡烛的烟雾制成纳米碳黑,用于制墨和染料。中国古铜镜表面的防锈层经分析被证实为纳米SnO2薄膜。在1990年以前,纳米产业处于基础奠定的阶段,在1990年以后纳米材料和科技进入迅猛发展阶段,可参考美国国家科技委员会下属纳米科学、工程与技术分会主席MCRoco在2002年美国NSF讨论会上发表的观点,具体发展历程如下:

产业发展现状

1、产业整体情况:受技术需求双轮驱动,产业较快增长

近年来,随着纳米材料生产技术的改良及下游需求增加的拉动,纳米材料的市场规模呈现了较快的增长趋势。根据Frost &

Sullivan数据,中国纳米材料产业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4813亿元增长到了2018年的791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32%。随着下游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以及相关技术的逐渐成熟,2019年起中国纳米材料产业市场规模增速有所提升,前瞻根据纳米材料产业市场发展情况,初步估计2021年中国纳米材料产业市场规模达到12415亿元,同比增速达162%。

2、细分市场一:碳纳米管:主要应用于锂电池领域

——性能与应用:导电性能优越

碳纳米管(CNT)是目前中国已实现工业化量产应用的主要纳米材料材料之一,作为一种新型的碳结构材料,其微观外形呈同轴圆管状,管壁为数层呈正六边形结构的碳原子。径向尺寸(沿管)为微米量级,轴向尺寸(横截面)为纳米级,因此被称为碳纳米管。

高能量密度趋势下,碳纳米管凭借更优的性能,渗透率在逐年提升。相较于炭黑,碳纳米管具有更好的导电性能,同样导电效果下用量仅为炭黑的1/6-1/2。尤其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和硅基负极材料导电性能相对较差的情况下,对碳纳米管的需求在日益上升。此外,碳纳米管可以使锂电池循环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电子和离子传导,在改善能量密度的同时大幅提升锂电池的循环寿命。故碳纳米管作为新型导电剂逐步应用于锂电池领域,用以提升锂电池导电性能、循环寿命和能量密度。

——市场现状:碳纳米管进入“黄金时代”

新能源汽车市场飞速发展,对动力电池倍率性、低温性、快充性以及能量密度要求不断提高,与传统导电剂相比,碳纳米管导电剂能显著提升电池性能。在高能量密度锂电需求的带动下,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出货量将保持高增长趋势,根据GGII数据,2021年我国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出货量为78万吨,同比增长625%,2016-2021年出货量年复合增长率为41%。进入2022年,碳纳米管市场更是趋好。行业预计,2022年有望成为硅碳负极产业化元年。随着硅碳负极需求的增长,碳纳米管等配套材料有望同步受益。GGII预计,2022年中国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出货量将突破12万吨,至2025年将突破32万吨,成为锂电池导电剂领域中成长性最高的种类,加快对传统导电剂的替代。

3、细分市场二:石墨烯:进入产业化关键期

——性能与应用:潜在应用领域广

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是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二维碳纳米材料。

由于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故其在传感器、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光电功能材料、药物控制释放等领域表现出众多潜在的应用前景。

——市场规模:逐渐走向产业化关键期

目前,石墨烯产业已经到了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关键时期,石墨烯产业已经成为了中国新材料产业乃至制造业实现弯道超车的突破口。

中国石墨烯产业正处于市场导入期,产品尚未成熟,产业利润率较低,但市场增长率较高。2018年以来,石墨烯粉体和薄膜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粉体方面,常州第六元素、青岛昊鑫、宁波墨西等多家企业已拥有国内领先的石墨烯粉体生产线。薄膜方面,长沙暖宇新材料科技公司年产量100万平方米的石墨烯膜生产线已开建,预计建成后将成为国内第二大石墨烯膜生产线。

2015年到2018年,中国石墨烯产业处于高速发展期。据中国经济信息社数据统计,2015年石墨烯市场规模仅为6亿元,2018年中国石墨烯产业规模约为111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117%。

在高速发展后,从2019年开始石墨烯产业进入快速平稳发展期,增速有所降低。根据CGIA与赛迪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石墨烯规模达到120亿元,在疫情影响下,2020年石墨烯市场增速有所下降,石墨烯市场规模达到135亿元,同比增速125%,增速较往年明显放缓。

2021年,新冠疫情对石墨烯行业的影响仍将延续,再加上下游迟迟无法实现大规模应用,在产的企业也一直未能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地方政府和企业等在石墨烯领域的投资也变得更加谨慎,石墨烯产业发展“进入平台期”,产业规模增速持续放缓,初步统计市场在148亿元左右。

4、细分市场三:纳米级蒙脱土:产业结构升级优化逐步完成

——性能与应用:纳米聚合物高分子材料的添加剂

纳米蒙脱土(MMT)是一种纳米级厚度的硅酸盐片层黏土,其基本结构单元系两层硅氧四面体片中间夹一层铝氧八面体片构成的2:1型层状结构,四面体与八面体之间靠氧连接,形成厚度约1nm,长×宽为100nm×100nm的片层。此结构单元层比较松散,在外力或极性水分子的作用下,层间会产生相对运动而膨胀或剥离,水分子或其他有机分子可以进入层间,使其具有吸水膨胀性、高分散性、吸附性等。另外,层间是水合的Na+、Ca2+等可交换的无机阳离子,蒙脱土四面体中的Si常被A13+替代,八面体中的Al3+常被Mg2+、Fe3+、Fe2+、Ni2+、Li+等替代,从而使层间产生弱的负电荷。

蒙脱土因其独特的层状结构,可以解离成为纳米片晶,通过有机阳离子交换反应来调节蒙脱土片层的表面活性。MMT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尺寸稳定性。此外,蒙脱土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可以广泛应用高分子材料产业作为纳米聚合物高分子材料的添加剂,提高抗冲击、抗疲劳、尺寸稳定性及气体阻隔性能等,从而起到增强聚合物综合物理性能的作用,同时改善物料加工性能近年来,中国纳米材料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市场规模:呈波动上升趋势

纳米级蒙脱土在橡胶中应用主要用于橡胶制品改性,主要包括气密性,定伸引力和耐磨性、防腐性、耐侯性、耐化学性等方面的改善。通过加入少量(如3%-5%)的纳米蒙脱土,可以使橡胶的强度、伸长率等性能大幅度提高,有的性能可提高数倍,可替代目前的白碳黑,甚至彻底取代传统的碳黑及其它填料,大大减少污染,是二十一世纪橡胶工业的一场革命。现阶段,中国橡胶消费量不断增长,纵观2015-2021年中国合成橡胶供需变化情况,结合纳米蒙脱土渗透率(按4%测算),前瞻测算得出2015-2021年中国纳米蒙脱土市场需求量持续上升,2021年约为3247万吨,由于未来合成橡胶性能改进需求潜力巨大,前瞻认为纳米蒙脱土市场未来景气度较高。

5、细分市场四:纳米碳酸钙:市场需求量逐步增长

——性能与应用:新型超细固体粉末材料

纳米碳酸钙又称超微细碳酸钙,纳米碳酸钙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超细固体粉末材料,其粒度介于001~01μm之间。由于纳米碳酸钙粒子的超细化,其晶体结构和表面电子结构发生变化,产生了普通碳酸钙所不具有的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效应。

纳米碳酸钙是最早实现生产工业化的纳米材料之一,该市场已广泛形成,材料应用领域广泛,纳米碳酸钙应用于塑料工业,橡胶工业,作为填料与补强之用,起到降低制品的成本与增强制品品质的双重功效:应用于油墨产业、造纸业、涂料工业,作为填料使用,起到增稠防沉、提高产品性能以及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等多重功效。

——市场现状:国内企业综合竞争实力持续提升

纳米碳酸钙在国外已有五十年的应用历史,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造纸、油墨、涂料、密封胶黏材料等产业。

2016-2019年纳米碳酸钙市场需求量稳步上升,2019年全球纳米碳酸钙市场需求量约为2645万吨。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发布的《纳米碳酸钙市场分析及2016-2024年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16-2024年全球纳米碳酸钙需求量年复合增长率为87%,塑料领域纳米碳酸钙用量占市场总量的20%以上,按此Grand

View Research预测的趋势,2021年全球纳米碳酸钙需求量约为3134万吨。

具体分析中国纳米碳酸钙市场情况,国外企业依靠强大的研发能力、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精良的仪器、良好的品牌信誉,占据了国内大部分高端市场,价格普遍比国产同类产品高1-3倍。近年来国内企业综合竞争实力持续提升,一批实力较强的本土企业也相继涌现,低端、中低端、中端产品市场几乎全部被国内企业占领,中高端产品市场份额也明显提升,高端产品市场正逐步打破外资企业或其在华企业的垄断局面。

产业竞争格局

1、产业集群:主要集中于苏州和北京

分析中国纳米材料产业区域格局,目前全国纳米产业主要集群分别在苏州和北京。其中苏州纳米产业规模占据全国50%以上,苏州工业园被公认为世界八大纳米产业集聚区,已形成了由纳米新材料、纳米生物技术、能源与清洁技术、微纳加工技术等四大纳米技术核心领域,并引领发展出上百个纳米细分技术领域,培育出了苏大维格、南大光电、晶方半导体、锦富新材等龙头公司。

北京以怀柔地区的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园为中心打造产业集群,致力于纳米科技在能源、电子、环境、生物医药四大领域的应用,并以下游应用带动上游纳米材料、纳米加工、纳米器件等产业链各环节,拥有北京首创、安泰科技、中科纳新公司、中科纳通公司、集盛星泰公司、首科喷薄等一批纳米材料龙头企业。就研发而言,中国纳米产业基本形成各具特色的两大纳米研发中心布局。

2、企业竞争:市场参与者众多,多赛道布局企业综合实力较强

在竞争方面,目前中国纳米材料产业市场参与者众多,市场较分散,但由于纳米材料产业存在资金和技术壁垒,因此布局的企业大多拥有资金优势或技术优势。企业大多专注特定赛道,如碳纳米管赛道的天奈科技、石墨烯赛道的第六元素等。

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

1、市场规模:千亿元纳米材料产业市场有待挖掘

“十四五”期间,3D打印用材料、超导材料和智能仿生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在工业、电力、通信、军事以及医疗等领域具有巨大商业价值及战略意义,投资关注度将进一步提高。因此,为满足市场应用的迫切需求,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生物材料和复合材料等3D打印用材料将成为未来投资关注热点,随着这些具有颠覆性的前沿新材料关注度将进一步提高,作为相关材料领域内应用频率极高的纳米材料,未来纳米材料产业市场潜力将进一步提升。

根据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预测,未来几年,中国新材料产业将延续过去高速增长的强劲势头,到2025年产值将突破10万亿元,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前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预测,到2026年中国新材料产值将达到117万亿元左右。伴随新材料产业市场发展,未来纳米材料市场规模也将进一步提升。在生产技术的积累以及下游应用市场进一步推广的环境下,纳米材料未来有望在基础工业材料以及显示器零件的细分市场上有所突破,带动整体市场规模在2025年突破3000亿元,2027年预计接近4000亿元。

2、纳米材料产业发展趋势:下游应用领域需求增长带动市场发展

前瞻基于上述细分市场与竞争格局分析,结合目前中国纳米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情况,归纳该产业三大发展趋势如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纳米材料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提出了8个方面的战略支撑和保障。

2016年4月6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通过了《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要求对接《中国制造2025》。

7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专家指出,“中国制造2025”提至国家级,较以前城市试点有所升级。“7月19日部署的‘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相当于此前‘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的升级版,”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规划所副所长张洪国对记者表示,此前是以工信部为主来批复“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指导下开展相关工作的;今后将由国务院来审核、批复国家级的示范区,相关文件也将由国务院来统一制定。

时间年表

2014年12月,“中国制造2025”这一概念被首次提出。

2015年3月5日,在全国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宏大计划。

2015年3月25日,组织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也正是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制造2025》。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

2015年6月15日,先后考察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在考察中,说,中国制造在国家综合国力提升中功不可没,但要看到,我们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总体还处于中低端水平。新形势下,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不仅在一般消费品领域,更要在技术含量高的重大装备等先进制造领域勇于争先。

2015年4月、7月和11月,总理先后就经济形势召开了三次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在这三次座谈会上,钢铁、装备制造、物流等诸多传统制造业领域的企业负责人参会,“中国制造2025”成为在每次座谈会上必提的话题。他反复强调,中国经济升级发展根本靠改革创新。企业是市场主体,也是创新主体,要继续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抓住国家推出“中国制造2025”等,面向市场,贴近需求,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塑造能力。

2016年8月24日,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促进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增加“中国制造”有效供给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中国制造2025概念股有哪些中国制造2025概念股一览

工业互联网:汉威电子(300007)、东土科技(300353)、海得控制(002184)、沈阳机床(000410)、华中数控(300161)、秦川机床(000837)、东华测试(300354)、天润曲轴(002283)、昆明机床(600806)

机器人(300024):机器人、新时达(002527)、博实股份(002698)、新时达、林州重机(002535)、三丰智能(300276)、智云股份(300097)、英威腾(002334)、京山轻机(000821)、海得控制、中际装备(300308)、蓝英装备(300293)、汇川技术(300124)、金自天正(600560)、梅安森(300275)

二、5G、云计算、大数据

云计算:长城电脑(000066)、浪潮信息(000977)、证通电子(002197)、中科曙光(603019)、光环新网(300383)、用友软件、银信科技(300231)、天玑科技(300245)、荣科科技(300290)、杰赛科技(002544)、鹏博士(600804)、焦点科技(002315)、二六三(002467)

大数据:东方国信(300166)、美亚柏科(300188)、拓尔思(300229)、银信科技、东方国信、宜通世纪(300310)、天源迪科(300047)、世纪鼎利(300050)、初灵信息(300250)、东土科技、东软集团(600718)、鹏博士

5G:大唐电信(600198)、中兴通讯(000063)、富春通信(300299)、朗玛信息(300288)、百视通、科大讯飞(002230)、威创股份(002308)、卫宁软件(300253)、烽火通信(600498)、信维通信(300136)、同方国芯(002049)

三、航空航天装备

航空发动机:中航重机(600765)、钢研高纳(300034)、中航动控(000738)、成发科技(600391)、航空动力、钢研高纳、炼石有色(000697)

嫦娥探月工程:中国卫星(600118)、海格通信(002465)、北斗星通(002151)、四维图新(002405)、合众思壮(002383)、北斗星通、远望谷、超图软件(300036)、华平股份(300074)、国腾电子、盛路通信(002446)、启明星辰(002439)

四、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海工装备:中集集团(000039)、海油工程(600583)、振华重工(600320)、亚星锚链(601890)、巨力索具(002342)、广船国际、中海油服(601808)、上海佳豪(300008)、江钻股份、中信海直(000099)、神开股份(002278)、宝德股份(300023)、江钻股份、杰瑞股份(002353)、中原特钢(002423)、亚星锚链、中天科技(600522)、中远航运(600428)

船舶制造:中国船舶(600150)、中国重工(601989)、中国远洋(601919) 、中船股份巨力索具、广船国际巨力索具、巨力索具、中集集团

五、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轨道交通:中国南车、中国北车、晋西车轴(600495)、时代新材(600458)、鼎汉技术(300011)、康尼机电(603111)、永贵电器(300351)、森源电气(002358)、世纪瑞尔(300150)、国电南瑞(600406)、鼎汉技术、恒顺电气、松芝股份(002454)、中泰桥梁(002659)、苏交科(300284)、北方创业(600967)、辉煌科技(002296)

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智能汽车:比亚迪(002594)、上汽集团(600104)、乐视网(300104)、均胜电子(600699)、万向钱潮(000559)、宇通客车(600066)、中通客车(000957)、中恒电气(002364)、南洋股份(002212)、上海普天(600680)、动力源(600405)、奥特迅、九洲电气(300040)、思源电气(002028)、科陆电子(002121)、国电南瑞、力帆股份(601777)、许继电器

七、电力装备

能源互联网:中恒电气、阳光电源(300274)、爱康科技(002610)、彩虹精化(002256)、爱康科技、金风科技(002202)、彩虹精化、金智科技(002090)、东软载波(300183)、林洋电子(601222)、开元仪器(300338)、国电南瑞、科华恒盛(002335)、积成电子(002339)、远光软件(002063)、智光电气(002169)

智能电网:三星电气、许继电气(000400)、平高电气(600312)、麦迪电气(300341)、百利电气(600468)、启源装备(300140)、科远股份(002380)、摩恩电气(002451)、海得控制、科大智能(300222)、红相电力(300427)、温州宏丰(300283)、特锐德(300001)、艾派克(002180)

八、新材料

石墨烯:中国宝安(000009)、烯碳新材(000511)、方大炭素(600516)、康得新(002450)、金路集团、中超电缆、烯碳新材、力合股份(000532)、华丽家族(600503)

碳纤维:康得新、和邦股份、金发科技(600143)、大元股份、吉林化纤(000420)、大橡塑(600346)、博云新材(002297)、中钢吉炭

九、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精准医疗:达安基因(002030)、紫鑫药业(002118)、千山药机(300216)

移动医疗:泰格制药、鱼跃医疗(002223)、海南海药(000566)

十、农业机械装备

高端农机:新研股份(300159)、吉峰农机(300022

以上就是关于股票金发科技600143全部的内容,包括:股票金发科技600143、纳米科技的发展、中国制造2025概念股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赞(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理财,财富从此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