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别北京
几年前,河北省唐山市附近的滦南县宾馆里住进来四五个行踪神秘的人,他们租了一条船,到荒无人烟的渤海小岛曹妃甸上转了一圈,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这引起了当地的警觉,经盘问,对方告知:“我们是首钢的。”
滦南县当即上报唐山市,唐山市又与首钢取得了联系。首钢方面并未隐讳:“我们正准备搬迁,中国沿海凡是适合建钢厂的地方,我们已经走了好几遍了。”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工业搬迁项目,就以这样一种戏剧性的方式开始了。
2005年2月18日,国家发改委做出关于首钢搬迁河北唐山曹妃甸岛的批复。首钢有86年历史、鼎盛时期拥有26万员工、财政贡献占到了北京市的1/4、钢产量全国第一并一度超过1000万吨,现在它就这样告别北京了。
“如果北京的气候像东京或上海那样潮湿多雨,也许首钢就不会搬了,”首钢技术研究院一位高层不胜感慨:“宝钢离上海市中心也就是70多公里,东京周围也有两三个大型钢铁厂,北京要是经常下雨,首钢其实完全可以不搬。”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说,北京的定位是国家首都、国际大都市和宜居城市,已经不再适合大型钢铁企业的发展了;另一方面,北京市的土地资源稀缺,企业布局受到限制,首钢占据了石景山区相当大范围的土地,机会成本增加。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搬迁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一位高层透露,北京市的高科技产业虽然说的很大,但真正拿现钱的是首钢和燕山石化,这两家是大头。
从1999年到2004年,北京每年都有20到30家企业从四环内迁出,包括光华木材厂、一机床、造纸厂等北京的老牌工业企业,计划搬迁企业总数达738家。这其中相当的一批并不是因为环保的问题,而是缺乏竞争力,脚下的土地比头顶上的工厂要值钱得多。
2001年时,北京计划高新技术产业的总产值占到北京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0%左右。当年,首钢就斥资百亿造芯片,随后又宣布非钢产业收入已经超过了一半,首钢已经不再姓钢。直到去年10月份首钢宣布停产芯片项目,承认投资失误,并承受舆论指责的压力。
2002年,北京又瞄准了汽车项目,北京现代汽车挂牌投产,这被视为“北京工业一号工程”。时隔不到半年,首钢就斥资5亿元入股北京现代,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在签字仪式上,首钢董事长朱继民说,感谢北京市给了首钢这次机会。
北京的工业在转身,首钢也要转身。
井水能不犯河水?
即将迎接首钢到来的唐山市,确实是发展钢铁工业的宝地:
背靠储量40亿吨的全国三大铁矿石产地之一的冀东铁矿;紧邻年产量2900万吨的以焦煤为主的开滦煤矿;又有京沈、大秦等四条铁路干线横贯东西。南端的80公里处的曹妃甸岛是狈侥训玫奶烊簧钏�蟾郏�飨钐跫�胝�谡�∏�蚨旨陡痔��氐恼拷�⒎莱歉酆湍�孪啾龋��泄���薏患啊
唐山市发改委工业处胡世宁处长说:“以唐山市中心为圆心,以80里为半径划一个圆。冶金工业所需要的铁矿石、煤炭和种种辅料,这个圆里面全部都有。”
然而,良好的自然条件并不能减轻首钢的烦恼,因为早有人捷足先登。
钢材的利润点燃了各路资本的投资欲望,上百家大小钢厂在昼夜不停生产,为唐山创造了占河北省一半、全国十分之一以上的钢产量, 同时也招致国家发改委和环保总局对盲目发展与生态破坏的强烈不满。
因此,首钢面临的第一个现实问题就是:是先搬过来再考虑兼并整合河北的钢铁企业,还是先谈好了合并方案再搬迁?
钢铁研究总院主任东涛一直倾向于后者,因为“这样就没有了重复成本”。
但是,现在看来,形势正趋向于前者。因为种种利益关系难以平衡,首钢、唐钢的整体合并正在变得越来越遥遥无期。
虽然握有曹妃甸项目49%的股份,并与首钢成立了联合小组,但这只是唐钢三张牌中的一张,而且是最后的一张。据唐钢内部人士介绍,目前唐钢正在实行“三极支撑”战略,第一极是老厂区改造并形成1000万吨规模;第二极是与民营外资合作,变竞争为合作;第三极才是与首钢合资曹妃甸项目。
据悉,在三极中的第二极,唐钢正准备与迁安的民营企业合作,在当地建设400万吨的炼钢项目。如果说以往的首钢唐钢还是井水不犯河水的话,那么建厂迁安无疑摆出了一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阵势。
拥有28亿吨铁矿石储量的迁安素来被视为首钢的势力范围,虽然地处河北,并属于唐山市辖区,但首钢早在1958年就在此建立了矿业公司,并且200万吨产量的炼钢厂已经投产,加上正在建设的二期,首钢在迁安要实现至少450万吨的产能。
首钢是迁安市钢铁业的龙头老大,建厂迁安更是首钢外迁产能的先声。在是否合并尚无定论的时刻,唐山忽然打出这样一张牌,实在让人费解。
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酝酿,河北省在今年5月份终于下定决心要把省内的六大钢厂组建为南北两大集团。北方的盟主就是唐钢,唐钢业已派出两位副总出任了宣钢和承钢的董事长。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这次河北省是动了真格的了,因为合并以后,省级财政收入在一段时期内将突然减少。
归根结底还是分税问题
“首钢搬迁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北京和河北的分税问题。”一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高层对记者说。
现在,这个最敏感的问题还是没有最后谈妥。
胡世宁处长介绍,税收分配方案还没有定,因为国家现在只批了搬迁项目,等批下800万吨的钢厂项目后,再来解决税收问题。“现在北京和河北正在谈,河北省的谈判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合理合法,包括税法;二要互惠互利,不会让北京吃亏,但对河北也要有所照顾。”
北京要获得部分的税收,主要是用来负担富余职工的安置和弥补石景山的产业真空。
牛凤瑞认为,虽然首钢搬迁直接导致地方财政收入减少,但其所处的石景山的一大块土地被置换出来,这些土地可能产生的潜在价值与实际减少的财政收入相比可能更巨大。所以首钢搬迁对于北京市来说,利大于弊。
受冲击最大的北京市石景山区也没有感到紧张。据石景山发改委一位科长介绍,虽然首钢的税收占石景山地方税收的50%还多,但首钢搬迁后北京市财政会补贴石景山,财政收入不但不会降还会增长。首钢搬出以后,石景山将打造成首都休闲娱乐区、建设数码娱乐港。
对于河北省而言,虽然失去了一部分税收,但其所获得的发展机遇远远大于损失。首钢的到来,意味着一座钢城、一座石化城凭空而起,不但直接带动河北的经济发展,更奠定了河北在环渤海经济圈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进可以辐射华北、甚至是三北,退也可以把唐山发展成为河北的经济中心。
对于首钢来说,无论税收缴到哪里,曹妃甸项目都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翻身仗。
首钢技术研究院的一位高层说:“96、97年以来,首钢一直都想发展,但是被限制住了,什么企业不发展都等于死一样,十年不上新项目,首钢必死。如果有曹妃甸这么一个机遇,首钢不但能活,而且会发展得更好!”
据他介绍,曹妃甸钢厂将成为中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临海钢铁大厂,是真正的面向21世纪的世界一流技术的钢铁企业。
人气旺盛的曹妃甸
今年上半年,24岁的唐海县委新闻科科长张丹平忽然发现街上冒出了不少奔驰、宝马,于是骑自行车跑遍了县城里大小宾馆,发现家家爆满,原来都是来曹妃甸谈项目的。最后,他在县公安局获得了一个准确的数字,2004年全县宾馆只有9家,现在已经发展到了59家,而且还有十几家正准备开业。
他为此感到兴奋,写了一篇《曹妃甸工程带动唐海人气空前旺盛》的报道。
去年8月份,记者来到曹妃甸和唐海县时,这里还只能用神秘来形容,而事隔不到一年,已经是地覆天翻。那个只有
一盏航灯的孤岛曹妃甸变成了一片旌旗招展的工地,一条长40公里公路已经奇迹般地建立在了波涛汹涌的渤海之上,310平方公里的填海造地工程等于再造半个新加坡。
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支柱产业,一个钢铁项目的投产对当地经济的拉动简直难以想象。按照现在的规划,首钢的曹妃甸钢厂近期将带动10万人就业,远期为19万人,带动眷属5至6万人。
据胡世宁处长测算,2010年首钢的800万吨的精品板材的产值最少在600个亿,工业GDP在300多亿,相当于2004年唐山市全部工业GDP的1/4强,还不包括对其他产业的拉动。
在曹妃甸大钢铁、大石化、大电力、大港口这四大规划中,首钢的项目并不是最大的(见表1)。胡世宁说:“石化项目有可能超过钢铁,以后向下游延伸,能搞30多种产品,十年二十年都做不完。另外,冀东油田就在这里,产量已经突破每年100万吨,曹妃甸海域又发现了储量可观的油田,估计能达到300万吨的年产量。目前,中石油、中石化都在争取投资这里的石化项目。”
作为目前十一五计划中最大的项目,曹妃甸项目正在成为一块巨大的磁石,京津冀三地的相关产业都将被逐渐吸引到此。
首钢搬迁的一小步正在成为京津冀一体化的一大步。
看不懂的扩张策略
换班休息的工人们都在水池边钓鱼,32岁的小李师傅却一个人躲进了树林里,背靠大树,一脸茫然,他说:“如果能够续约的话,不管搬到哪里,都愿意跟着。”
小李现在是首钢第一建筑安装公司的安装工,父亲在58年大跃进时从辽宁海城来支援首钢,自己在1991年时来京接班。妻子没有工作,在老家带着一岁多的孩子,就靠他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而现在的合同是每年一签,感觉很没有保障。
“正常情况应该可以续吧,”小李面无表情地猜测:“我们其实除了知道要搬,什么也不知道,也不愿意想,想也没用啊。我父亲当年抛家舍业在这里吸了一辈子粉尘,我自己也把最好的时候都放这里了,总不会突然什么都没有了吧。”
目前,首钢集团的职工总数是12至15万左右,其中在北京地区近10万人,而曹妃甸的新钢厂的一线工人最多只要1万人就够了,这还不包括唐钢的几千人。即使按照曹妃甸港区的规划,首钢要来6万人,粗略算来,首钢集团大概还有6万到8万人需要重新安置。
对于首钢来说,这是最大的考验。
尽管首钢董事长朱继民已经明确地宣布了职工的安置方向,但首钢工会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说:“这只是个大的原则,具体的办法还没有出台。”
迷茫的不仅是小李师傅,首钢的扩张策略也越来越让人看不懂。是专注于河北还是布点全国?
去年11月,首钢突然与山西曲沃的一家民营钢铁企业宇晋集团签署了框架协议,获得了其控股权;今年4月底,首钢又从贵州省国资委手中无偿获得了贵州水钢集团的第一大股东地位。
山西素来缺水,不可能大规模发展钢铁工业。而水钢偏居西南边陲,目前只有180万吨的产量,也很难扩大规模、施展拳脚。
在曲沃当地的调查中,记者发现,这个项目已经出了麻烦。宇晋集团董事长因涉嫌假发票而被审查一个月之久,现在刚刚回到集团上班,首钢也开始变得举棋不定。
在贵州六盘水,记者发现,首钢董事长朱继民在当地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原来,朱继民曾担任水钢集团董事长,并在任期内一举将其扭亏为盈。据说朱继民当时把自己的车都卖了,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苦干了几年,在全国钢铁业一片亏损的背景下,水钢一枝独秀,由此获得了高层的赏识。当时钢铁业界有句话,叫“近学邯钢,远学水钢”。
钢铁研究总院的东涛主任认为,首钢的确是要打一张全国牌,首钢本应与唐钢合并,但没谈成,所以就找水钢。水钢也有优势,中国西南地区的钢铁企业不多,产品竞争力小。另外,广西将来是武钢的天下,广东、云南首钢也都进不去,所以只能进水钢。
除了钢铁主业,首钢大有发展汽车工业的趋势。在湖南湘潭的香港工业园,首钢旗下的香港首长宝佳集团计划与江麓集团合资93亿造重型卡车。
据江麓集团企业文化部的谭清红部长介绍,原本说2005年1月1日就合作了,但直到现在首钢还没有来呢。这一直令他感到困惑不解。
配文:
淘金客
本报记者 勾新雨 河北唐海报道 2005-6-28 15:06:17 阅读 675 次
东北人老黄从旅行包里掏出了一张皱巴巴的《燕赵都市报》,指着其中一篇内容为江浙富豪淘金曹妃甸的文章说,现在最快的赚钱办法就是买上几辆货车搞运输。他盯着窗外,自言自语:“这么大的工程,太需要运输队了。”
首钢搬迁曹妃甸消息甫一传出,从唐山通往唐海县的公路就最先感到份量的增加。每隔半个小时一趟的长途车上坐满了像老黄一样的目光炯炯的淘金客,他们拎着各样的皮包、操着各地口音,小心翼翼地打探着关于首钢搬迁的各种消息。
流言在空气中碰撞。
有人说从北京到唐山要修一条磁悬浮,首钢工人每天花3个小时就能到曹妃甸;有人说曹妃甸最大的项目不是钢铁而是石化;还有人说填海造厂的工程不亚于当年的三峡工程,国家***不久就将来此视察。
从上海来的孙先生虽然年纪轻轻却是个“老人儿”,
已经前后三次来曹妃甸考察,他用过来人的语气提醒大家说,曹妃甸岛上没有饭店和旅馆,必须当天去当天回。最近刚刚开通了班车,但只有早晚各两趟。
“去年唐海县的楼才每平米1000多元,现在涨到了2000多元,如果我去年买100平方米,现在至少净赚10万元。”说这话时,孙先生充满了懊悔与艳羡。
汽车在五月的田间公路上飞驰,路两边是绿油油的麦田、钻天的白杨树、冒着黑烟的烟囱和破烂得连围墙都被染黑了的小轧钢厂,呼啸而过的是一辆辆满载着沙石土方、石灰矿石、煤炭焦炭和还冒着热气、灼人面庞的热轧盘条圈的大货车。
拥挤、嘈杂、混乱而又热火朝天、生机勃勃,这让人们联想起历史学家笔下的那遥远的产业革命下的英国——“工厂发出嗡嗡的声音,并被烟雾熏得漆黑,成群工人像蚂蚁那样匆忙。”
而老黄说:“这就是当年的深圳!”。
同样都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小渔村、同样都是由于国家政策导致的巨额资金的流入而迅速崛起,在今年“两会”上,一位人大代表甚至建议以首钢搬迁河北为契机,成立“京津冀特区”。
当年的深圳是摸着石头过河,而今天的曹妃甸已经有章有法,准备建设大钢铁、大石化、大电力、大港口,四大产业基地,其中不少项目的规模是中国第一,乃至亚洲第一。
老黄现在还清晰地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他的几个朋友南下闯深圳的都是赤手空拳,而现在早已经变成了千万富翁。
他兴奋地告诉记者说:“这里到处都是机会。只要看准项目,耐得住两三年的寂寞,就能发大财。”
工业乌托邦
本报记者 勾新雨 北京报道 2005-6-28 15:08:26 阅读 769 次
“北京市目前最大的雄鹰雕塑是多高?”
“两米。”
“全国的呢?”
“六米。”
“那么我们就来个十二米的!”
这是1988年底,纪念首钢改革十周年,有人向当时的首钢***请示鹰应该建多大时的对话。不久之后,一尊十二米的不锈钢雄鹰雕塑就矗立在了首钢的厂东门。
当时,虽然承包制的成功仍然受到争议,但首钢却由此走上了辉煌的顶点。近乎失控状态的首钢是全国效益最好的企业,不但要在山东建设齐鲁大钢厂,而且还准备兼并国外的铁矿向海外进军。
据1991年的《经济日报》报道,1990年固定资产排名在全国20之后的首钢却超过了鞍钢、武钢、大庆油田等老大哥,夺取了全国企业实现利税的第一名。从1979年到1990年,首钢的年利润增速高达20%,钢材产量增长了225倍,职工月收入从615元增长到280元。
当年的另一篇报道的题目
是《假如我们有一百个首钢》,一百个首钢占全国大型企业的1/5,上缴国家1500亿元,相当于国家一年预算收入的一半。
今天,北京当地媒体仍然充满留恋地回忆着,从首钢的幼儿园到首钢的汽水。
据相关报道,上世纪90年代初,首钢曾在石景山的苹果园投入巨资,建立了一栋四层10000多平方米的职工消费商贸大楼。商贸大楼里的商品品种齐全、没有假货,而且价格相当便宜,据说像水、电、暖、人工费、运费等都不记入商品的成本,商品比社会上的便宜近两成,那时候石景山区商场的家电都卖不动。
为了让首钢职工和家属不出厂区和家属区就能买到物美价廉的用品,首钢还在每个家属区建立服务代销点。当年首钢还有福利分房的政策。总之,吃的、喝的、用的都不用发愁。
首钢的成功不惟有自身的努力,而国家的超常规的政策支持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即便是没有企业后来的动荡,这样的发展能够持续下去吗?
时过境迁,首钢厂东门前的不锈钢大鹰早已经被一家公园买走,取而代之的是一排迎风招展的国旗;因为难以承受巨大的负担,首钢商贸大楼也在1996年时关门大吉。
今天,在首钢的迁安厂区,一座200万吨的炼钢厂拔地而起。据迁安市首钢办的人士介绍,这个1648人的工厂没有食堂,职工的餐饮全部依托于当地的三家饭店。首钢在这里就是集中精力发展钢铁主业,其他社会功能完全交给市场。
工业项目求大求全,迷信国家资源配置的力量,希望通过一个大项目一蹴而就地发展一方经济,在今天的充满争议的重化工业热潮中,这样的思维仍然存在。
在迎接首钢到来的河北,当地媒体《假如再多几个曹妃甸》为题热情洋溢地描绘着美好的蓝图。河北省高层亲自点名,要求当地的一位知名作家为曹妃甸项目撰写报告文学。据悉,该书25万字,将在今年下半年出版。
重组概念的股票有哪些
并购题材是主因,炒作是外因可快进快出
新政鸣枪,抢跑开始
棋至中盘,米塔尔在华的布局方看出些眉目:东起中国辽宁营口的独立投资的伊斯帕特钢铁厂,到计划收购49%控股权的包头钢铁,再到地处乌鲁木齐的八钢,西致哈萨克斯坦的卡钢,乃至延伸到新近收购的波兰钢铁厂,这家世界钢铁大王正试图在北纬40-45度之间建立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钢铁帝国。
而地处中国西北角的八钢正是将中国北方一线与中亚连成一气的一枚重要的棋子,宝钢在此时欲单刀直入、直取八钢,米塔尔如何不“很紧张”。
虽然新疆现在的市场容量还不到200万吨,但新疆西接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东连缓鄂尔多斯盆地、甘肃、内蒙等能源接续地。现在,哈中石油管道已经建成,新疆必然要大兴土木建设石油城,而内蒙古、甘肃、陕西等地的能源工程建设也是越做越大,对钢铁需求越来越多。米塔尔看好八钢,颇具战略眼光。
新华社信息研究中心的那位负责人说,米塔尔的重点市场在北方,依托于哈萨克斯坦的卡钢,可将八钢纳入其销售半径。印中贸易中心的卫勇认为,米塔尔其有完整的布局规划,收购华菱仅仅是一个序幕,在以后的布局中重点考虑的是其物流体系。
在北方一线中,营口的伊斯帕特可利用港口优势进口铁矿石,同时在地缘上也与正在大力开发铁矿石资源的朝鲜临近,包头的包钢除了当地铁矿以外还有蒙古国的丰富铁矿为依托,新疆的八钢可以占尽中亚铁矿石和石油资源等优势。与此同时,米塔尔还借此抢占了中国的环渤海经济圈,缓鄂尔多斯能源接续带和西北及中亚等新兴钢材市场。
对于宝钢而言,王明德认为八钢就是一个立足西北和进军中亚的桥头堡,进可攻退可守。1月8日宝钢集团董事长谢企华宣布在十一五期间,宝钢将建设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进入全球前三强。
在西北市场的争夺上,两家企业已经开始了竞争。谁能够最终与八钢牵手呢?
冶金规划院副院长李新创认为,如果宝钢能够整合西北钢铁企业,是件好事,应该得到鼓励和支持。新的钢铁产业政策中规定了钢铁企业外资“原则上不能控股”,在这一点上宝钢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钢协顾问吴溪淳告诉记者,这一点不可能被突破,也并不是500万吨以上的不能控股,没有这个标准。过去控股的就算了,新政出台之后就要重新开始了。
李新创说,虽然已经达成协议,但米塔尔收购包钢的计划是不可能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准的,因为包钢有全世界最大的稀土资源,包钢本身也不一定愿意合资,这与华菱不可相比。
李新创认为,国内钢铁企业应该自己先重组起来,这比外资先来重组要好。并且现在也有了这个趋势,鞍钢最近也在考察企业并酝酿兼并的计划。
八一钢铁(600581)不仅吨钢市值最低,而且PB值长期低位徘徊,必将成为行业中主要的兼并收购对象。按目前每股净资产402元计算,收购价通常会在每股净资产之上溢价10-15%,即44-46元。若预期公司被收购后经过资产整合,资产的盈利能力将大大增强,则按国内平均市净率计算,公司合理估值应为563元。将公司投资评级由“谨慎推荐”调高至“重点推荐”。预计公司2006-2008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25、036、040元。
竞争优势明显。从区位优势角度看,公司具备年产钢300万吨的综合能力,作为新疆唯一一家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公司占据了新疆钢铁市场70%以上的份额,是我国西北地区仅有的两个钢铁生产基地之一。公司成立之时,八钢集团将炼钢、连铸、轧钢等一整套完整的、最优质的资产投入股份公司,公司因此秉承了集团公司基础雄厚、技术领先、品牌优势强、主业集中度高、企业素质好的优势。
从品牌优势角度看,“互力牌”注册商标连续三年被自治区工商局评为新疆著名商标,“互力牌”系列钢材产品连续五年被评为新疆名牌产品。同时,公司自2002-2007年享受所得税税率1485%的优惠政策。
从原燃料供应优势角度看,公司原料主要来自八一集团,公司主要原料铁水成本主要取决于集团铁矿石与焦炭的成本,而国际铁矿石涨价对公司影响较小。八一集团的自由煤炭资源完全可以满足公司生产需要,不存在资源成本压力。
成长能力显著。随着2006年板带工程等其他重点项目的陆续投产,公司将逐步具备年产150万吨1750mm热轧板、60万吨冷轧薄板、15万吨镀锌及10万吨彩涂板的生产能力,产品结构质的变化将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预计2007年公司钢产能将达到500万吨。
具备并购价值。目前国内钢铁上市公司吨钢重置造价为2000元/吨(最新重置造价为4000-6000元/吨),八一钢铁今年产能将达到300万吨,理论的吨钢市值(重置成本)最低为60亿元(最新为120-180亿元)。按昨日收盘价计算,公司总市值为2311亿元,吨钢市值为770元/吨,当前市值仅占重置成本的3852%。
此外,目前公司的净资产是每股402元,按昨日收盘价计算,市净率为097倍。而目前国际市场钢铁类股票市净率平均值为24倍,我国钢铁类股票的市净率平均值为14倍。前期公司市净率一直徘徊在08倍以下,说明公司股票价格被严重低估。
△图表数据来源:Wind资讯
继去年6月1日宝钢举牌邯郸钢铁(600001)后,宝钢又再因收购八一钢铁(600581)成为市场焦点,由此,钢铁行业的并购也再次成为投资者关心的话题。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宝钢成功并购八一钢铁,表明宝钢整合全国钢铁行业的步伐正在加速。对于整个钢铁行业而言,“三足鼎立”的态势正在随着宝钢的整合行动变得摇摆起来。
暂时的“三国”
从中国目前大型钢铁企业的分布格局来看,整体行业呈现“三足鼎立”之势。华东区域以宝钢股份(600019)为首,与马钢股份(600808)、沙钢形成联合竞争之势;华中以武钢股份(600005)为首,与华菱管线(000932)各据一方;东北以鞍钢股份(000898)为首,本钢板材(000761)次之;三方势均力敌,而被包围中间的华北区域则因为势力分散难成大势,这个区域的钢铁企业也频频遭遇其他强势大型钢铁企业兼并收购的侵袭。宝钢对华北区域的钢铁企业就一直虎视眈眈,2006年6月其在二级市场开始并购奔袭,邯钢成为宝钢的首选,宝钢不仅增持邯钢的股票,还不断购买邯钢的权证,不过宝钢的行动引起了邯钢的注意,在邯钢增持的行动中宝钢的举牌行动宣告失败。
除了邯钢外,宝钢集团在资本市场上大肆布阵,截至2006年三季报显示,其相继介入八一钢铁 、马钢股份、济南钢铁(600022)、莱钢股份(600102)、酒钢宏兴(600307)等数只钢铁股票。尽管宝钢一直宣称这只是正常的投资行为,但宝钢整合钢铁行业的野心不言自明。不过,由于种种原因,事实上迄今为止,宝钢真正成功并购的钢铁企业仅有八一钢铁一家,但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在并购八钢方面取得的突破将为宝钢并购更多的国内企业提供宝贵的借鉴经验,也为宝钢今后的并购再添筹码,并购八钢后,宝钢向西推进的战略已经基本实现,接下来的或许就是被窥视已久的华中地区。显然,钢铁行业的“三足鼎立”之势正在摇摆。
博 弈
在钢铁行业的并购中,除了被收购企业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外,对于并购企业以及其背后的实际控制人也是投资者一直关注的问题。事实上,在中国的钢铁行业并购中存在着三种力量的博弈———外资、央企和地方政府。
但在钢铁央企整合地方钢铁企业时遭遇的是来自地方政府的阻力,对于很多钢铁大省来说,地方钢铁企业被兼并无异于丧失了今后在钢铁行业建造航空母舰的资本。以河北省为例,虽然宝钢一直想入主邯钢,但河北省国资委一直倾心于北唐钢、南邯钢的区域整合,现在承钢、宣钢、唐钢已经组建新唐钢集团,而邯钢与安钢的联合也在加强。
显然,诸如宝钢集团这种有国家政策支持的并购行动并没有得到地方政府的完全配合,特别是那些原本就是钢铁大省的区域。但相比外资并购所遭遇的政策壁垒而言,央企的并购显然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事实上,外资企业对中国的钢铁行业的虎视眈眈由来已久。2005年,国际钢铁巨头米塔尔、阿赛洛先后宣布入股华菱管线、莱钢股份。而几乎与此同时,俄罗斯北方钢铁公司、必和必拓等也都在谋求进军中国钢铁产业。但自此之后,外资企业入股国内钢铁行业的行动显然有所减缓,包括阿赛洛入股莱钢股份的事情仍然还在审批之中。
中信证券分析师周希增更直接地指出,其实外资企业入股国内钢铁行业面临很多的障碍,现在外资、央企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后两者的博弈,至于外资企业,可能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三者之间的博弈力量将趋于平衡。但另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国际钢铁行业巨头不断联合之后,中国的大门一打开,外资的力量将必然爆发式涌进来。 证券之星编辑整理
现在哪个钢铁股的重组预期最强烈
随手找了几个,你先看看,其他的你自己找找吧
一、000709
6月25日,唐钢股份(000709SH)等三家公司 公告称,河北省国资委经研究并报请河北省政府,同意实施河北钢铁集团下属上市公司换股吸收合并方案。这意味着实际控制人在股东大会前对整合事宜做出明确表态。
与此同时,公司披露称,商务部反垄断局已于6月5日出具《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决定书》(商反垄调一[2009]37号),决定对本次换股吸收合并涉及的经营者集中行为不实施进一步审查。
对相关合并案进行审查以前所针对的都是外资,而由于涉及区域市场 的集中经营,河北钢铁集团整合开国内合并案进行反垄断审查的先例长城证券 并购部总经理尹中余表示,进程快得出乎意料,显示相关机构和部门推进整合的决心。 河北钢铁集团对旗下各上市公司股东的示好并非首次。
6月18日,河北钢铁集团根据现有竞争性业务的实际情况做出补充承诺:本次换股吸收合并完成后,立即启动主业资产注资工作,并力争在换股吸收合并完成后一年内,首先将舞阳钢铁股权和宣钢集团优质钢铁主业资产注入存续上市公司。
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云丽表示,此次换股吸收合并属于关联交易事项,大股东需要回避表决,因此整合方案的成败掌握在众多投资者手中,尽管时机良好,大股东仍需认真对待。
东北证券分析师张能进指出,由于河北钢铁集团的整合是必然选择,也是获得政府高度支持,因此即使本次方案不能通过,唐钢也会再次召开董事会,探讨新方案。为获得机构投资者的支持,将在方案上做出进一步让步,这也有利于上市公司发展。
按照既定的议事日程,本次换股吸收合并案将交由唐钢股份、邯郸钢铁 (600001SH)、承德钒钛 三家股东大会审议的时间定在6月26日,如审议获得通过,报请证监会等监管部门的核准将成为最后程序。
二、000069
6月24日,华侨城第二轮整体上市方案在股东大会上获得通过,集团地产业务的注入也将进入倒计时。整体上市后,华侨城集团旗下地产业务将全部注入上市公司。
公司在6月9日的公告称,拟以定向增发方式完成12个项目的注入,发行49亿股,注入资产价格评估为73亿元,相比去年6月的83亿元有所缩减。这是华侨城第二次推出整体上市方案,并由原先的公开增发调整为向母公司华侨城集团定向增发。
公告称,非公开发行股票的价格为以2009年6月9日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日为定价基准日,发行价格为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华侨城A股票交易均价,即每股1516元人民币。
三、601008
连云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连云港集团”)董事长俞向阳在接受CBN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连云港集团整体上市”日趋明朗。
而对未来5年该集团的发展,俞向阳更是充满了期待。因为各级政府及连云港集团,都将有巨资投入到港口及周边基础设施的建设之中。“政府可能会按照项目推进的情况,投资300亿元;而我们自己的投入比这个数字还要大。”
四、000768
西飞国际(000768)就公司2009年业务及未来发展方向,公司董秘进行了谈话,预计公司2009年将会有军民产品下滑风险。
中航工业集团2009年初成立了运输机业务的主体单位——中航飞机有限公司,其下包括中航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西飞集团、西安航空制动科技公司、中航起落架公司、陕西飞机工业集团。西飞国际是中航飞机有限公司下唯一的上市公司,但该公司整合中航飞机有限公司旗下其他企业一事尚无时间表。
五、000676
思达高科发布公告,地产大亨郭迎辉有意接手一直为财务危机所困扰的思达高科股权,这也印证了此前媒体的猜测。
尽管思达高科还同时公告称,2009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预计可能亏损2000万元以上,但显然二级市场对前一消息的反应更为积极。当日思达高科股价开始便封于涨停,收盘于每股634元。
郭迎辉有意受让思达高科股权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郭迎辉有意接手思达发展手中所持有的思达高科股权。思达发展为思达高科的第一大股东,目前仍持有其约41157%的股份。昨日,这一消息得到了思达高科方面的证实。
这样的案件检察院会向法院提起什么样的诉讼??
几乎所有的钢铁公司都会重组,关键看是否有优势资源注入。
给你介绍一些已经完成的重组情况。
1、河北钢铁集团是由唐钢、邯钢、承德钢钒重组而成的,产量国内第一,后面还会注入优质资源有宣钢、邢钢。
2、武钢集团,重组效益很好的昆钢(近昆钢就有近千万吨的年产量,在云南地区市场独霸天下)
钢铁行业是半计划经济半市场经济行业,现在明显产能过剩。目前的管理也是粗放型管理。重组不代表会更好,关键是要效益好。我是钢铁业内人士,个人更看好行业内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负担小,管理精细,通过效率见效益。
故意伤害罪,如果不是手段比较残忍,社会影响恶劣。一般不会判死刑。我办理过一个故意伤害案,被害人死亡的案子,判了15年。当然,这其中,最关键的是律师如何辩护的问题。我的博克里面有这个案子的辩护方案 ,你可以去看看。
以上就是关于首钢对唐山有多大贡献全部的内容,包括:首钢对唐山有多大贡献、八一钢铁上波的翻倍大涨是什么原因、重组概念的股票有哪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小白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