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
林园有两段婚姻,第一个妻子是在1994年和他离婚,对他有不小的打击,他的第二段婚姻是发生在1999年。
林园是个非常理性的人,他的眼里只有客观常识,哪怕婚恋也不例外,他也是在股市上非常受追捧的一个人物。
林园重仓股票名单
在回答该听谁的之前,我们其实共同来分析一下,两人曾经交错过的一段共同投资茅台的经历。
董宝珍在茅台股价100元的时候,呼吁大家买白酒股,2008年起陆续买入贵州茅台,直至满仓满融,结果亏到一夜成名,后来2018年左右,茅台上涨到700-800之间卖掉了,确实赚了很多,但是现在茅台多少钱呢?当初的出售理由是市盈率高了,估值高了。
而林园买茅台股的故事应该大家都知道了,2004年3月,但斌成立东方港湾后就买了茅台股,经历了2008年和2013年的大跌,依然坚持持有而且不断地最高买。用但斌的话说,“茅台就是活菩萨,给大家送钱”。最终但斌持有茅台近2%的流通股,市值达到500亿元,到现在仍然坚持持有,被誉为东方的巴菲特。
那么在茅台股票上,董宝珍赚了小钱,而林园赚了大钱。所以两人在第1个关键点上不约而同的选出了应该买的股票,但是他们选出茅台的理由是各不相同的,但是在第2个关键点上发生了分歧。董宝珍关注的是市盈率低,估值低,只要升高了,他就会选择卖出换股。而林园认为选到的股票一定是高成长性,具有广阔的未来前景,所以市盈率高低与是否买入卖出股票没有关联。
面对银行股的看法也是如此。董宝珍的选股要求是因为银行股的市盈率低,市净率更低。所以它相对是更加安全,亏钱的概率比较低,赚钱的概率更高,但是未来能够赚取大钱的概率有多少呢?而林园是根本不会去看银行股的,因为他认为银行股未来的增长性实在太有限了,从长期来看,获得稳定的高盈利增长机会是微乎其微。银行股不如其他更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股票好。
那么假如你是一个投资者,你觉得谁的投资风格更合你的口味呢?或者说这两位对于风险的看法,更被你认同呢?你只能挑选一个认同的人来去相信、去学习,强行去学习,不认同的投资者,风格是学不好的,画虎不成反犬类。
林园最新出版的书
当前林园重仓的股票有: 金龙鱼、同仁堂、伊利股份、乐普医疗、云南白药、以岭药业、片仔癀、贵州茅台、海天酱油、中新药业。
一种被多家基金公司持有并占流通市值的20%以上的股票即为基金重仓股。
也就是说这种股票有20%以上被基金持有。换句话说,重仓股被某一机构或股民大量买进并持有,所持股票中机构或大户资产占有较大部分。
基金、证券机构交叉持股较多,但有的股票基金持股特别多,证券机构几乎没有,反的情况也有,操作上应注意一下几点:
股票的认同度:对上市公司的价值分析方面,二者基本的研究思路大体一致,既都以价值分析为基础。
持股信息的披露:二者有明显区别。对基金有非常规范的要求,周-月-季–半年-年终都要有披露;而对证券机构则没有这种要求,如果不是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前十位流通股东,证券机构自己不会披露“商业秘密”的。
持股时间的限制:二者有明显区别。对证券机构则没有持股时间的限制,对基金有非常规范的要求。
持股比例的限制:二者有明显区别。对基金而言,持有每只股票的数量有占基金总额度与占股票总比例二个限制;对证券机构则只有持股量占股票总比例一个限制。
开户数量的限制:二者也不同。一个基金只能开一个资金帐户;而证券机构则可利用其分支机构开多个资金帐户。
正因为以上几个方面的区别,决定了基金和证券机构在操作方式上有很大不同。除了长线品种外,证券机构可以利用分支机构帐户进行操纵股票,短期持股;而基金则因为资金量大,为进退方便,一般只持有大中盘股票。
一般说来,基金重仓股是长线品种,股性不会太活跃;证券机构重仓股则不一定,中短线机会可能更多一些。
民间股神林园从8千块赚到几佰亿,他用什么方法做到的?
《复合增长》。
2022年6月20日,舵手图书在成都举办了《林园炒股秘籍2:复合增长》新书研讨会。
复合增长率一项投资在特定时期内的年度增长率计算方法为总增长率百分比的n方根,n相等于有关时期内的年数公式为:(现有价值/基础价值)(1/年数)-1。
在中国民间有这样一个牛逼的人,用凑来的8000块钱开始炒股,炒到现在身价已经上千亿了,创造了亿万倍的惊人回报,被民间誉为股神,为股民津津乐道,他就是人们常说的民间股神林园。
在A股成立30年来,许多所谓的股神常常是坛花一现,而真正能做到几十年屹立不倒的大师可以说是屈指可数,而林园在中国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成功投资人士。堪称东方的巴菲特,中国的股神。在私募界他也是一名数一数二的人物。
那么林园是如何做到的呢?
早年林园在读书时学得临床医学,后来到深圳干过一段时间的医生,在刚出道之前,可以说他是一个穷屌丝,最初炒股的8000块钱还是他从家里,东拼西凑而来的,或许他天生就是具有投资的天赋,他的投资生涯大致可以分为8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89年到1990年
那个时候的林园,也像我们现在的许多散户一样做短线 ,1989年他首次买入深发展,利用了信息差,因为市场信息不透明,当时深圳不同的营业厅股票有价差,他经过多次的低买高卖,反复收割,一年不到就获利近十几万元。
第二个阶段是1990年到1992年,当时在民间炒作的是原始股,嗅觉灵敏的林园再次发现了赚钱的机会,他不停地到全国各地,收购职工内部原始股,随着他持有的公司上市,这些原始股爆涨了几十倍,林园持有的股票市值一下就涨到1000多万元。
第三个阶段是1993-1994年,他回到家乡西安搞起了房地产,虽然赚得不多,但他却幸运逃顶避开了熊市,保住了胜利的果实。
第四个阶段是1995年到2001年,这个阶段正值牛市,他先后在低位买入深发展,四川长虹等公司实现了从一千万到一亿元资产的增值。
第五个阶段是2001到2003年,市场走熊,他转向海外股票的投资,资产从一个亿增长到3个亿。
第六个阶段是2003年到2005年,他投资茅台等优质蓝筹股,资产实现了4个亿的增长。
第七个阶段是2005年到2007年,他先后加杠杆买入黄山 旅游 ,上海机场,招行等进行可转债套利交易,在这两年中,他的资产又发生了质的飞跃,到2007年末,他持有的股票市值超过了20亿。
第八个阶段是2003年到2021年,他在2003年前后以20-40元买入的茅台一直持有到现在,据林园自己说,他目前持有约2%的茅台股份,换算一下,他持有茅台的市值大约为600亿元,因此他的投资收益大约翻了近300-500倍。
通过他的投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早期的林园,凭借敏锐的观察力,进行短线的投机,后来当他的资产庞大时,继而选择长期持有绩优成长股,最终实现数以万倍的增值。
林园为自己总结了一套统一的投资方法论,只投资那些具有高护城河,加上成瘾性产品的公司,他把选择行业作为他投资的首选,他在过去30年的投资生涯中,主要围绕着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核心品种进行投资,这中间累计复合涨幅非常的可观。同时他在A股、亚太和欧美证券市场的,投资业绩和国内市场比较接近,他的投资方法论,具有普适的方法及思维优势。不受不同市场和环境的限制。
林园在投资时非常注重风险控制,减少投资上的失误,他先想到是会不会亏钱,在相全的基础上,再去考虑能不能赚钱。
他所投的公司都会亲自去上市公司进行调研,亲自了解管理层,公司在市场的地位,终端市场销售情况,弄明白公司财务报表,这也是我们散户,很少有人能做到的。林园曾以30元买入茅台后,跌到20元,他没有割肉,而是越跌越买,坚定持有,可能是他了解到茅台公司业绩非常的优秀,在遇到市场的波动时,而有坚定持有的信心,最终他赢得丰厚的回报。
另一面林园喜欢集中资金,重仓买入一个公司,长期持有,提高利润,他掌握了股市的规律,他说市场90%以上的时间,不是在震荡就是在下跌,仅有10%的时间在涨,他就坚持等待上涨的时刻到来,让利润飞奔。
我们从他的投资的轨迹中也可以发现,他很几乎不投看不懂的 科技 股,而投一些业务简单,主营业务强的,跟嘴巴有关系,成瘾性强,产品能反复销售的企业。因此他买的不是酒就是药,而消费和医药行业,在美国和中国 历史 上,都是能穿越牛熊且容易诞生大牛股的行业。同时他所投的企业兼具成长和价值,在低估时买进,耐心等待公司的发展。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咱们下期再见
以上就是关于林园结过几次婚全部的内容,包括:林园结过几次婚、林园曾说不买银行股,董宝珍却说银行股很有价值,散户究竟该听谁的呢、林园重仓股票名单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