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理财
财富从此刻开始!

转存和约转有什么区别

转存和约转有什么区别

通常情况下,约转和自动转存主要有两点区别,下面来具体介绍一下:

第一点差别是的概念不一样:

1、约转的概念:约转是银行业中的专业术语,指的是银行定期存单约定转存,如果客户存了一年到期后银行自动再转存一年。

2、自动转存的概念:自动转存其实是银行一种资金周转方式。

第二点差别是两者的规定不一样:

1、约转的规定:通常情况下按原存款转存就可以了,如定期存款为半年,约转存期为半年,那么半年后到期时将本息合计再存定期半年。不约转是没有约定转存,到期后,你如果不去办理转存或取出,那么就会自动转为活期。

2、自动转存的规定:客户存款到期后,客户如果不去到银行办理转存手续,那么银行就可以自动将到期的存款本息按相同存期一并转存,不受次数限制,续存期利息按前期到期日利率计算。

续存后如不足一个存期客户要求支取存款,续存期间按支取日的活期利率计算该期利息。

定期存款亦称”定期存单”。银行与存款人双方在存款时事先约定期限、利率,到期后支取本息的存款。有些定期存单在到期前存款人需要资金可以在市场上卖出;有些定期存单不能转让,如果存款人选择在到期前向银行提取资金,需要向银行支付一定的费用。

现金、活期储蓄存款可直接办理定期储蓄存款,定期开户起存金额为50元,多存不限。

存期为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二年、三年、五年。可办理部分提前支取一次,存款到期,凭存单支取本息,也可按原存期自动转存多次。

定期储蓄存款到期支取按存单开户日存款利率计付利息,提前支取按支取日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逾期支取,逾期部分按支取日活期存款利率计息。凭本人定期存单可办理小额质押贷款。

未到期的定期储蓄存款,储户提前支取的必须持存单和存款人的身份证明办理;代储户支取的,代支取人还必须持有其身份证明,其利率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取款人还需在支付的凭单上签具支取人姓名。

未到期的定期储蓄存款,储户可以根据需要办理部分提前支取,验证手续不变,其利率提前支取部分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结付,留存部分按原存日期、原订利率到期支取时结付。整存整取定期储蓄每张存单只有一次可实行部分提前支取,已办理部分提前支取的,储蓄机构在已支付的存款单及留存部分新开的存款单上均注明”部分提前支取”字样。2011年3月1日后,在建行的整存整取存款,不管是之前存的还是之后存的,可以无限次部分提取,不再限定一次。

自动转存是说存一年的存款,以后转存期都是一年的,约定转存却是可以约定转存期的,也就是说你存一年的存款,可以约定转存半年或是转存二年的,这样一来大大地方便客户。利息是按转存日当天的挂牌利率结算,转存当天是什么利率,到期时就按什么利率结算。

存折,或存款簿,俗称红簿仔,是用来记录存款户口的银行交易的簿子。其面积大小会因不同国家以及银行机构而不同,可以像支票簿般大小,或护照的大小。

据史书记载,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信用机构是南北朝的“质库”(类似典当业),到了唐朝中叶出现了“柜坊”等,凭证有相互约定的实物,即具体的一样东西,较多的则使用“凭贴”、“书贴”、“文券”、“券契”等,为单纸或折纸式的单笔往来的记录,可以说这就是“存折”的前身。

钱庄的雏形源自明朝中叶,它是伴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民间信用机构,当时称“钱肆”、“钱桌”或“钱店”。

开始只是兑换货币,后逐步发展才产生存放贷业务,也就有了较正规的存折。随着沿海贸易的发展,到明末清初,钱庄已形成兑换货币的市场,到了清朝中叶,钱庄已成为一个有相当规模的行业。

钱庄那折叠式的存折,比较精致的外加硬板纸做的抽插式封套,套子外边还用各色布料包贴装饰得很美观。展开存折可看到右上角由发证一方交付粘贴的每枚壹至贰角的印花税票,还有从右到左纵式排列用工整秀丽的毛笔字体记载的存取日期和款项。

这就是中国传统的书写工具和约定俗成的书写形式,拉开来看,那齐整匀称的折叠形式,让人很自然便产生意会,故称其为“存折”。

如果再追溯“存折”的另一种意义,即折叠样式的源起,应该说是造纸术的发明使我们的祖先放弃了曾经在竹简上刻字的办法,在接受了使用纸张便捷的同时却保留了展读的习惯。以后,随着钱庄业从鼎盛走向衰落,这种折叠式的存折也就随之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存折的名称却沿用至2020年 。

以上就是关于转存和约转有什么区别全部的内容,包括:转存和约转有什么区别、存折约转与自动转存有什么区别、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赞(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理财,财富从此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