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伴随着全国部分地区疫情散发、频发,以及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人们对贷款越来越谨慎,而是更加倾向于储蓄,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萎靡不振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这表明人们贷款消费、贷款投资的意愿在逐渐减弱。
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累计余额达到212.34万亿元,其中,住户贷款(Loans to Households)累计余额为73.29万亿元,按照人口14.13亿计算,全国人均贷款余额为5.19万元,上半年住户贷款额仅增加2.18万亿元(人均增加0.15万元),比2021年末增长3.1%。
从全国31个省市住户贷款总余额来看,各地之间差距较大。上半年广东省贷款总额达到96163亿元,稳居全国第一,高于第二名的浙江省2.3万亿元,金融地位无可撼动;个体户与民营资本活跃的浙江省、江苏省紧随广东之后,上半年住户贷款余额分别达到73001亿元、67233亿元,位居第二、第三名。
而排在第四位的山东省住户贷款余额为41884亿元,低于江苏2.6万亿元!福建省(34359亿元)、河南省(预估为31019亿元)上半年住户贷款余额均超过3万亿元,排名第五、第六位。
上海、四川、安徽、河北四个地区,上半年住户贷款余额超过2.5万亿元,入围前十名,除此之外,北京、湖南、湖北三地均超过2万亿元。重庆(1.9万亿元)、天津(1.1万亿元)等8个省市上半年住户贷款余额在1万亿-2万亿元区间,对比之下,内蒙古(8296亿元)、西藏(1044亿元)等10个地区不足万亿元。
众所周知,我国人口众多,尤其是中东部及沿海地区是常住人口聚集地,有时候总量大不代表人均多。在31个省市上半年人均贷款余额方面,上海以11.43万元排名第一,浙江11.16万元、北京10.48万元,位居前三,人均贷款均超过10万元。排名第四、第五位的福建省(8.21万元)、天津市(8.05万元)人均贷款余额超过8万元。
总量第一的广东省与总量第三的江苏省,由于人口相对较多,所以上半年人均贷款余额分别为7.9万元、7.6万元,排名第六、第七位。重庆市以人均6万元贷款余额排名第八,安徽4.24万元、江西4.14万元,入围前十名。除此之外,山东(4.12万元)、宁夏(4.02万元)人均贷款余额超过4万元,主要是由于山东人口众多达1亿人,而宁夏人口相对较少仅720万人。
其他包括湖北(3.76万元)、广西(3.02万元)等12个省市上半年人均贷款余额均超过3万元,其中,总量第6的河南省人均排名第22位,总量第8的四川省人均排名第18位。云南、西藏超过2.8万元,在人均贷款余额方面,西藏并未垫底,资源大省山西以2.16万元垫底,人均贷款余额最少。
可以看出,南方地区的沪苏浙皖、福建、广东等地区人均贷款余额排名靠前,前十名北方地区仅有北京与天津,一方面主要是南方个体户经济发达,经营贷款较多;另一方面,当然这也与当今许多城市的高房价有很大关系,使得居民不得不以长期贷款的形式买房。
数据经过平均,经常被人们吐槽拖后腿,那么,如果只算实际可以参加工作的适龄人口,人均贷款余额是多少呢?数据显示,我国16-59岁的适龄劳动力人口大约有8.8亿人,除去在校生之后(中等教育在校学生数3916.84万人,高等教育在校人数4430万人),实际可以参与劳动的劳动力人口大约为8亿人,上半年全国住户贷款余额为73.29万亿,可以算出,劳动力人口中实际人均贷款余额达到9.16万元!
这其中,可能还有部分无法参与工作的劳动者(如残疾人、部分农村人口)、或失业者以及未就业者,如果不包括此部分人口,人均负债可能达到10万元!实际上,在受到当前疫情持续影响、以及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凡是购房者、个体户经营者,几乎是人人背负高额负债。
小白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