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账户是指获得互联网支付业务许可的支付机构,根据客户(个人或企业)的真实意愿为其开立的,用于记录预付交易资金余额、客户凭以发起支付指令、反映交易明细信息的电子簿记。
账户体系是支付账户必须有的体系。
支付账户是交易的基础,金融交易更是如此。在金融业务的交易过程中,涉及的聚合支付、通道路由、收单记账、分账结算、日终对账等都是由账户体系决定的。
做聚合支付就绕不开账户体系。账户体系是支付系统必备的基础体系。
对于第三方支付来说,账户体系是非常重要的,记录着整个聚合支付中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变动过程。
账户系统是金融支付中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账户系统是用于记录个人或企业在完成支付账户开立、账户信息查询、账户资金交易等金融服务的数据载体。
大部分金融业务都是围绕账户展开的,而账户系统是为了满足金融业务而建立。我们可以基于账户主体、账户余额、账户流水、账户交易去构建账户系统:
账户系统的核心是代收和代付的核算,核算在个人、企业、支付机构、商业银行之间的跨系统资金划拨和结算。
一般金融支付类的账户系统会包括:业务子系统、开户子系统、查询子系统、记账子系统、日终子系统、定时任务调度系统等子系统。
账户信息是为了确定用户对开立账户享有所有权,通过五要素鉴权或打款认证的方式去验证账户,为个人或商户建立资金防火墙,有效地保护用户资金和信息的准确性、安全性。
支付机构一般会根据金融业务的需要,构建一套自己的账户体系,用于记录个人或企业的账户信息。账户信息主要包括用户信息、商户信息、结算信息、余额信息:
在充值、消费、转账、提现、结算的过程中,会产生与当前账户相关的信息流数据,建立账户信息的根本目的是支付交易中隔离资金风险、保护账户信息安全。
支付账户是处理用户、平台、支付机构、银行之间业务交易的基础纽带。
根据业务需要可以设置多种账户,一般是根据支付业务的服务对象,将支付账户可以分为三类:个人支付账户、商户账户和渠道账户。
个人账户是自然人凭个人身份证件在支付机构、商业银行开立的办理个人转账收款或现金存取的结算账户。个人账户主要包括个人支付账户和个人银行账户。
根据个人支付账户的用途,可分为以下3大类:
根据个人银行账户的用途,可分为以下3大类:
商户账户是法人根据公司业务需求而开立的支付账户。商户账户分为支付虚拟账户和银行结算账户。
以支付机构为受理对象的虚拟账户,按照用途可分为4大类:
以商业银行为受理对象的结算账户,按照用途可分为4大类:
渠道账户是支付机构为了方便核算内部资金往来或清分数据而开设的内部账户。
内部账户一般是接入新渠道或开展新业务时,为了满足内部核算的需求,由内部人员开设,对商户和个人用户是不可见的。
根据聚合支付业务场景,渠道账户可以分为以下3类:
根据金融企业的经营情况或业务需求,会增设会计账户。一类是以网贷账户、消费信贷账户、商户托管账户、红包账户、卡券账户为主的内部账户,另一类是以他行账户、三方支付账户、互联网账户、基金账户、存货贷款账户、信用卡账户、信托账户为主的外部账户。
在特定的业务场景正确地使用账户,对账户进行合理的归类或管理,有利于我们深入了解账户体系中各个账户之间的关联逻辑。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类目。设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加以科学归类,是进行分类核算与监督的一种方法。
账户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费用、收入等会计科目设置的。
按照会计科目不同的特点和经济管理要求,可以分为以下6大类:
在金融业务发生后,会引起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为了准确记录每一项金融业务发生后引起的会计要素中个别项目发生的数量变动,对会计要素所包括的具体内容进行科学的分类,并按会计科目所规范的内容设置账户。
金融业务会涉及资金变动,因此在资金处理过程中,要对入金、出金进行记账。
记账处理就是定期将个人或企业发生的金融业务运用一定的记账方法,在账簿上记录并形成各种会计科目汇总的记账凭证,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金融业务的经营结果。
以金融支付为主的账户体系,一般是采用联机记账过程。
即对于反映客户账户订单交易、资金变动的必须实时记账,而涉及内部统计报表、日终对账的可以定时记账。记账处理主要有两种方式:
金融业务一般采用复式记账法。在支付账户设计中,借贷两个方向均需根据会计主体去记账。
即在记账处理过程中,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每笔交易的结果至少被记录在一个借方和一个贷方的账户,且该笔交易的借贷双方总额相等。
比如用户在证券公司开通基金账户花了50元手续费,然后将持有基金卖出获得38000元收益,按照复式记账方法将借、贷两方的资产类账户进行记账,以便合理展示金融业务增减变化情况。
账户是为了满足金融业务的财务核算而建立。财务核算是金融支付业务交易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财务核算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运用会计科目,填制记帐凭证、登记会计帐簿,以货币为计算尺度,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计算各核算单位或核算项目的经济活动过程。
对于三方支付来说,在个人用户、商户用户、支付渠道之间,每天都会有很多代收、代付的交易,所以需要把账目算清楚。
从支付机构的角度来看,账务核算主要是完成入金、出金的收单记账、分账结算、日终对账:
其实,对账就是核对内外部账目的处理流程。即内部对账侧,在一个指定的核算周期内,保证余额和流水的一致性,外部对账侧,保证账户操作的流水和外部系统相关依赖流水的一致性。
以账户余额为例,为了满足商户账户(资金账户、结算账户和营销账户)金融业务需要,会设计多个金额属性,比如账户总额、可用金额、在途金额、冻结金额、冻结金额、固定保证金等。
账户管理是金融支付业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支付机构或银行的账户管理涉及开户、签约、销户、解约、支付、冻结、撤销、退款、预授权、核验、查账、对账、同步、异步等功能,并建立一个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控制的全生命周期账户管理机制。
在账户管理中,以大数据、机器语言、OCR,RPA等多重科技手段为抓手,赋能身份认证、设备指纹、虹膜识别、人脸识别刷脸、语音校验等手段,核验个人或商户信息及交易的真实性、合法性,以便有效保护资金安全、合理防范账户风险。
账户体系是为金融支付的充值、消费、提现、转账、代扣等场景而服务的。
因此,在确保用户资金安全、满足监管合规要求的前提下,去设计一个符合当前使用场景的账户体系,有利于我们后续开展金融业务相关活动。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