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晚间,上海银保监局发布通知称,目前,上海进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金融业务特别是老年人、新市民、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等群体的业务迎来办理高峰。各银行要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认真践行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提升营业网点及工作人员金融服务效能,全力满足广大客户金融服务需求,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辖内银行网点需适当延长营业服务时间,对存在周边社区人口比较集中、开展代发养老金业务、附近其他网点暂时关闭等情况的重点网点,应采取阶段性临时提早营业或延迟结束营业、双休日照常营业、提高午间消杀工作效率等措施,延长服务时间,提高服务效率,并将最新服务时间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公示。
门外还有不少老人在排队等候,其中不乏一些白发苍苍的高龄老人,往往队伍一排就是几个小时。画面中甚至还有拄着拐杖老人。
另据新民晚报,在浦东新区浦东大道1615号某银行营业网点,银行窗口办理业务每天限号40个,自动取款机时好时坏。附近居民尤其是老人们,存钱、取钱、转账,甚至缴纳水电煤费,来来回回折腾好多天,还是无法办理,这让他们叫苦不迭。
“大门旁边的取款机坏了,有老人的银行卡被吞,大家只能排队在窗口办理业务。”老先生经过询问得知,每天银行窗口办理业务只放40个号,凌晨5时来排队都领不到。
卡里几个月的退休工资没有领,耽搁了数月的银行业务要办理,存款、取款、转账、转定期……各家都有各家的急事,“钱袋子”不及时打理好,老人们就放不下心来,宁愿凌晨在银行门口坐等,即使40个号都已领完,也还是不肯离去继续排队,等待着意外的“加号”。
细问才知,该网点每天 上午下午各开放2个半小时,中午11时30分至下午1时30分为“消杀”时间。 为了避免人员聚集,银行采取了发放号码的方式限流,上午下午各30个号,60个号于上午开门时一并发完。工作人员称,市民拿到号码后可以按估算时间前来办理业务,不必在银行外排队等候。
“上午9点开门,7点半就有人在排队等号了,太难抢了。”老人抱怨取号不易,工作人员劝她下午早一些再来,“您1点的样子来排队肯定有。”老人反问:“大太阳下面等半个小时,谁吃得消?”多家银行均给出了相似的解释,为落实疫情防控的要求,银行缩减了服务时间,也减少了服务窗口,导致服务能力有所下降,对此银行工作人员称是无奈之举。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上海电视台、新民晚报、解放日报、公开资料
每日经济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