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期权到期如何操作行权?
股票期权行权方式有自动行权和主动行权两种,其中自动行权指的是在期权合约到期时,无需期权买方主动提出行权也会自动行权。而主动行权则指的是期权买方可以决定在合约规定期间内是否行权。不管选择的是哪一种,买方有执行的权利也有不执行的权利。
在投资市场中,当日买入的期权合约当日可以行权,但是要在行权次日才会交收。买方决定行权的,可以特定价格买入或者卖出相应数量的合约标的。
除此以外,股票期权有时间限制,在指定期间(行权期)行使权利,既不能在行权期之前,也不能在行权期之后。在行权期持有人有权行使买入或卖出股票的权利,但行权与否,要看行权的收益。
特别要注意的是,行权操作逾期不候,到期后尚未行权的权证将予注销。所以投资者在拥有股票期权之后,投资者可在权证的上市公告书中找到该权证的行权期。简单来说,行权就是指权证持有人在权证预先约定的有效期间,向权证发行人要求兑现起承诺的一种行为。
总的来说,股票期权行权有两种方式,分别是自动行权和主动行权。不管选择的是哪一种,买方有执行的权利也有不执行的权利。而且投资者在行权之前,需要注意交易所时间,只有在对应交易所的规定交易时间内才能行权。
股票激励期权如何行权
一、集中行权
激励对象在行权期内统一行权,行权时间、行权数量由上市公司决策,激励对象服从安排。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集中行权需要整体报送、需要验资、易造成集中抛售冲击股价,但是行权完毕后,信息披露只需一次,而且上市公司决定行权时间,容易避开不可行权期间,行权合规管理简单;对于员工而言,无需过多关注股价、操作简单,但行权资金压力较大,税基一致。如果激励计划的股份来源为二级市场回购股份,则目前仅可使用集中行权方式。
集中行权对于上市公司管理来说更加方便,但是对于被激励对象来说少了自主权。在行权等待期结束之后,被激励对象通常有一年的行权期,在这个行权期间内,公司会发布季报,季报业绩和人们对于公司业绩的预期,以及很多不可预测的宏观中观环境的影响,都会造成股价的波动。因此,不同时点行权,相对应的行权日市价也是不同的。
此外,股票期权的计税时点是在行权日,根据公式“应纳税所得额=(行权日市价-行权价)*数量”可知,选择在什么时候行权,对于被激励对象的行权收益和税收缴纳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此时,拥有自主行权的权利就显得格外重要。因为,被激励对象往往比上市公司更加了解自己的行权收益预期和税收缴纳预期。每个人的预期又是不同的。
二、自主行权
激励对象使用券商系统,在行权期内决定自主行权数量、行权时间等。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自主行权不需要验资、激励对象自主行权分散减持、税基不一致,但每季度披露自主行权情况,信息披露次数增加,激励对象自主行权,行权时间分散,行权合规管理难度较大。
自主行方式较为灵活,便捷,因此受众面很广,上市公司在实践中使用率非常高。通常寻找自主行权机构的流程为:
1、聘请自主行权系统服务稳定的券商后,签署股权激励股票期权自主行权服务协议;
2、上市公司、券商均应出具自主行权业务承诺书,明确自主行权过程中环节合规,参数准确;
3、激励对象在行权期内通过系统自主选择行权时点,可多次行权,可灵活调配行权时间和数量。
4、行权时,券商根据上市公司情况提供行权资金及税款融资服务,方便上市公司激励对象。(各家券商风控程度不一,服务模式或有差异)
期权怎么玩的?
期权是通过判断行情的涨跌进行差价获利的,期权分为两个交易方向: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建仓方式可以分为四种:买方可以买入认购看涨和买入认沽看跌、卖方可以卖出认购看跌和卖出认沽看涨,买卖方是对手方,只要一方判断正确,都有盈利的机会。
期权获利的原理很简单:
预测未来行情将会上涨时,就可以选择买进看涨期权(认购期权);
预测行情将会下跌,则可选择买进看跌期权(认沽期权)。
假设当天大盘平开,小明判断今天大盘会下跌,小明在早盘开盘时买入一张50ETF沽5月2550合约,权利金成本价是848元一张。
截止收盘,50ETF跌幅-0.59%,此刻小明买入的认沽合约就升值了,涨到了1059元一张。
小明可以通过平仓的方式获利,在当日收盘之前直接卖出平仓,那么获得的利润是1059-848=211元。
或者小明也可以等在当月第四个星期三的行权日选择行权,假设小明行权日当天的认沽合约行权价是2.550,而当前50ETF的价格是2.516,那么认沽合约2.550是实值,可以行权交割。此时我们作为期权买方,有权利按一份2.550元的价格卖出现在市值2.516元一份的50ETF基金,获得利润是2.550-2.516=0.034元*10000份=340元。
总而言之,不止看涨,期权也是可以买空卖空的,就算持有里没有现货,也可以买入认沽期权作为对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