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理财
财富从此刻开始!

什么是汇率风险

什么是汇率风险

什么是汇率风险?什么是汇率风险?

所谓汇率风险是指从签约到还款期间,因借贷货币汇率的波动,可能给债务人带来的经济损失。假设某债务人借入一笔100万美元的债务,由于其还款来源(出口收汇)是港元。借入时1美元兑换76港元,等债务到期需偿还贷款时,因国际市场汇率波动,1美元可兑换78港元。不算利息,债务人因此要多支付20万港元才能足以偿还100万美元的债务本金。这20万港元就是汇率风险带给债务人的损失。当然,汇率波动也有可能给债务人带来汇率收益。但国际市场不可测因素很多,债务人应尽量规避汇率风险。

利率主要以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来划分,一般固定利率因可以预先锁定利息支付额,故风险较小,但筹资成本可能较高。而浮动利率较为灵活,但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风险也大。

作为对外借款人,应从以下几方面控制和防范外债风险:

一、重视所借外债币种的选择。从总体上讲,外债币种的选择应尽量与进出口结算币种相一致。除非很有把握地进行了汇率走势预测分析,一般地进口用什么币种或出口收哪种外汇,应尽可能地选择同币种的外债,以避免因汇率的变化造成不同币种兑换带来的汇率损失。同时应尽可能选择美元、日元、港元等流通性较强的币种签订外债契约,在一旦出现汇率风险时,可以及时采取货币互换等手段转嫁风险。

二、作好汇率预测,选择软硬货币搭配。尽可能作到借硬货币还软货币。在筹借时选择币值趋势上升的“硬货币”,在偿还时选择币值趋跌的“软货币”。这样,可以使借入的外债资金在数量上有一定的保证,并尽可能多地发挥效益;而在偿还时因债务币种汇率的下降,有可能降低偿债成本。

三、合理安排利率结构。利率是债务总成本的主要构成因素。对于债务利率,筹资者不但要考虑债务货币现行利率水平的高低,还应考虑债务利率的变化和走势;既要考虑当前债务的利率水平,也要考虑整体债务利率结构的平衡。

一般来讲,当国际金融市场现行利率水平相对较低且有上升趋势时,应尽可能争取以固定利率签约;反之,应当考虑以浮动利率签约。当然,各种融资形式的利率高低也是相对的。其中既有整体利率水平的变化,也有个别融资利率水平的差异。究竟选择何种利率,除了应对国际融资市场进行周密的分析预测外,还应根据对外债资金的需要和欲投资的项目等具体情况来定。但一般合理的利率结构应是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各占一定比例。

四、注意在借款合同中加入保护性条款。如可考虑加入“可提前还款”条款,以备一旦浮动利率下的债务货币汇率趋升或在固定利率下的债务货币汇率趋跌,可采取提前还款、借新还旧的方式规避风险。另外还可以考虑加入“货币可转换”等条款。

五、注意长短期限搭配,防止形成偿债高峰。

六、重视提供对外担保,做好可行性研究分析。

七、谨慎出具安慰函。目前,国内有相当一些地方在对外融资中,为了增强债权人的信任度,对外出具一种无实质代为偿付义务的道义支持函(即安慰函)。而在具体业务中,债权人对或母公司为其窗口公司或全资子公司出具的安慰函十分看重。根据国际惯例,当债务人难以偿还债务时,安慰函出具人往往或代为偿还债务,或继续予以支持,如果此时安慰函出具人不能代为清偿债务,或不能从道义上予以实际的支持,虽然债权人从法律上无权追索其代为履约,但很可能影响安慰函出具者及融资者今后的融资成本和对外信誉。

八、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化解外债风险。常见的用于化解外债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主要有:利率互换、货币互换、外汇买卖和外汇期权交易等金融衍生产品。在此,仅简单介绍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

利率互换是指两个独立的筹资者,利用各自的筹资方式或渠道,分别筹措到币种、金额和期限相同但计息方法不同的债务,通过进行付息方式的调换,以期得到各自所需的利率种类,从而达到降低筹资成本和防范利率风险的目的。利率互换之所以发生,一是互换双方因其信用等级不同而存在筹资成本差异,信用级别较高的一方,筹资成本会低于信用等级较低的一方,即前者筹资时要支付的利率会低于后者,而且,前者较易筹措到固定利率计息方式的资金,后者往往是从短期资金市场筹措浮动利率资金。二是存在相反的筹资意向,信用等级较高的一方希望或宁愿支付浮动利率,而信用等级较低的一方则更愿选择固定利率方式,这样双方就可以通过某种中介达成互换协议。互换后,可使双方的要求得到满足,降低筹资成本。

货币互换是指由两个独立的筹资者将各自筹集到的等值的、期限相同但不同货币、不同计息方法的债务或不同货币相同计息方法的债务进行货币和利率的调换,可由银行提供中介,也可以是一个筹资者和一家银行进行互换,其目的是把一种货币的债务换成另外一种货币的债务,以减少借款成本或防止由于远期汇率波动而造成的汇率风险。

九、防止借用外债中的金融诈骗行为。近年来,在我国对外筹资的活动中,出现了一些欺骗性贷款或其他虚假贷款。诈骗者往往以金额大、利率低、期限长、手续简便,甚至答应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将巨额资金调入境内为诱饵,骗取我国内求资心切者出具委托书、授权书、意向书,更有甚者,要求我境内金融机构开立保函。诈骗者再以这些文件为诱饵,到国际市场进行实质性的金融诈骗。因此,应通过正规渠道开展国际融资活动,按有关法规行事,切不可轻易授权,更不要轻易签署书面文件。

外汇与汇率的基本概念

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金融资产,包括外国钞票、外币支付凭证(票据、银行存款凭证等)和外币有价证券(债券、股票等)。外汇既然是一种资产,就可以和其他商品一样进行买卖。商品买卖是以货币购买商品,而外汇买卖则是以一种货币购买另一种货币。这种由一国货币所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就称为汇率或汇价。

汇率的表示方法有两种: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币折算成若干单位本币来表示的,称为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本币折算成若干单位外币来表示的,称为间接标价法。我国人民币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即100美元、10000日元、100德国马克等外币等值于多少人民币。当100美元兑换840元人民币变为兑换850元人民币时,表明人民币的汇率下跌,即人民币贬值,外币升值;反之则表示人民币升值。

在我国,银行挂出的外汇价目表上,通常同时标出外汇的买入价、卖出价和现钞价(或现钞买入价)。买入价是指银行买进外汇时所支付的人民币数额。卖出价是指银行卖出外汇时向客户收取的人民币数额。买入价总是低于卖出价,买卖的差价就是银行的收益。上述两种报价指的都是现汇价,即非现金方式的外汇兑换价格,交易后的外汇收付通过银行账户进行划转。现钞兑换的汇价则有所不同。由于外国现钞不能在本国流通,银行必须把买入的多余的现钞运送到各发行国,需要支出额外费用。所以,现钞买入价总是低于现汇买入价。现钞卖出价则与现汇卖出价一样。

世界上对汇率的管理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固定汇率,二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三是自由浮动汇率。固定汇率是指货币当局把本国货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加以基本固定,波动幅度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是指货币当局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干预市场,使汇率在一定幅度内浮动,或维持在对本国有利的水平上。自由浮动汇率是指货币当局对外汇市场很少干预,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自发决定。但现实世界上,所谓完全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是不存在的。如美国就经常通过发表市场谈话的形式,“说高”或“说低”美元,以服务于美国的经济利益,这就是一种间接干预。

外国货币种类繁多,一国货币当局要制定本国货币与每一种外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十分麻烦,而且可能给套汇活动以可乘之机。因此,通常只选定一种在本国对外经济交往中最常使用的主要外国货币作为关键货币,制定本国货币与它之间的汇率,这就是参考汇率。然后再根据国际市场上该关键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汇率,套算出本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这就是套算汇率,又称交叉汇率。目前各国一般都选择本国货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作为参考汇率,我国也是采用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作为参考汇率,据此套算出人民币同其他货币之间的汇率。

一般的外汇交易是在买卖双方成交后的当日或两日内进行外汇交割,这种即期外汇交易所采用的汇率就是即期汇率。但在国际市场上,有些商品交易从签订合同到实际收款或付款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如果汇率发生变化,产品的成本就会相应变化,从而造成汇率风险。为了锁定产品成本、回避汇率风险,企业在签订产品合同的同时与银行签订远期外汇买卖合同,设定将来办理外汇买卖时的汇率,这种外汇交易所采用的汇率就是远期汇率。远期汇率的期限一般为l~6个月,它有时高于即期汇率,有时低于即期汇率。

汇率政策选择对一国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有一种观点认为,汇率要么完全固定如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即货币发行局制度),要么完全浮动如美国、日本的自由浮动汇率,没有中间道路可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安排容易招致投机者的攻击,货币当局往往在外汇储备被耗尽的情况下被迫让汇率自由浮动(如泰国、俄罗斯)或者完全固定(如马来西亚),而这种被动的调整通常会给当地经济造成灾难性后果。但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危机发生的原因在于其内部经济、金融结构的脆弱性,如危机前泰国、印度尼西亚、韩国境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大量举借短期外债,一旦资本流向逆转,境内机构再也借不到外汇,却要集中偿付,结果就发生债务危机,因此,单靠汇率制度调整并不能自动纠正危机国家的上述结构性缺陷。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汇率制度选择问题再度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人们试图为选择合适的汇率制度,以减少国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寻找统一的答案,但最终各国并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目前,国际社会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既没有适用于所有国家的单一的汇率制度,也没有对各国任何时期都适用的一成不变的汇率制度。实际上,现实生活中,各国汇率制度的选择是多种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在职研究生网)

考研政策不清晰?同等学力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博士开放网申报名中:汇率风险是指西班牙小说家松苏内吉在《合同子》中曾写到:“‘要想吃鱼就不能怕裤腿湿’,要想得到好处就得冒点儿风险。”我们在金融交易时也免不了会遇到风险,汇率风险是其中较常见的一项,它是因货币波动而可能产生的损失。今天,我们来了解“汇率风险”相关知识。

什么是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又称外汇风险或外汇暴露,是指一定时期的国际经济交易当中,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债权)与负债(或债务),由于汇率的波动而引起其价值涨跌的可能性。

了解汇率风险

当一家公司从事以该公司所在国家的货币以外的货币计价的金融交易时,就会产生外汇风险。基本货币的任何升值/贬值或计价货币的贬值/升值将影响该交易产生的现金流量。汇率风险也会影响在国际市场进行交易的投资者,以及向多个国家进出口产品或服务的企业。

已成交的交易,无论是盈利还是亏损,都将以外币计价,并需要转换回投资者的基本货币。汇率波动可能对此转换产生不利影响,导致金额低于预期。

进/出口业务的应付账款和应收账款受货币汇率的影响,从而使其面临汇率风险。这种风险源于双方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商品或服务的确切价格以及交货日期。如果一种货币的价值在合同签订到交货日期之间波动,可能会给一方造成损失。

汇率风险的三种类型

1. 交易风险

这是一家公司从另一个国家的公司购买产品时所面临的风险。产品的价格将以销售公司的货币计价。如果出售公司的货币相对于购买公司的货币升值,那么购买公司将不得不支付更多的基本货币,以满足合同价格。

2. 转换风险

当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以该国货币计价)必须转换回母公司的货币时,在另一个国家拥有子公司的母公司可能面临损失。

3. 经济风险

也称为预测风险,指公司的市场价值持续的受到不可避免的汇率波动的影响。受汇率风险影响的公司可以实施对冲策略来降低风险。这通常涉及远期合约、期权和其它特殊金融产品,如果操作得当,可以保护公司免受不必要的外汇波动的影响。

汇率风险管理方法

(一) 汇率预测

(二) 选择货币与加列合同条款

1. 币种选择法:尽量选择本币计价结算;进口时尽量选用软币计价结算,出口时尽量选用硬币计价结算;选用多种货币计价结算。

2. 货币保值法:硬币保值、“一篮子”货币保值。

3. 价格调整法:加价保值与压价保值。

4. 提前或推迟结算法:根据预测计价结算货币汇率的变动趋势,将合同中的结算日期提前或推迟,以减少外汇风险或得到汇价变动收益的方法。

5. 收付货币平衡法。

6. 参加汇率风险保险。

(三) 金融交易:进出口商可以利用国际金融市场,针对进出口其业务所面临的具体汇率风险,进行外汇买卖或其他金融活动,以达到防范外汇风险的目的。常用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远期外汇交易法,掉期交易法,外汇期货交易法,外汇期权交易法,借款与投资法,货币互换法。

雷·怀尔德:《管理大师如是说》有这样一句话:“事实上,风险与效益通常是并存的。探查、实验、冒险和创新都隐含着风险,也正是人类发展臻于成功境界的首要推进力。”很多时候风险与效益确实是并存的,而你能做的只有做好风险管理。

赞(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理财,财富从此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