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理财
财富从此刻开始!

留抵退税原因(留抵退税是什么财政部这样解答)

留抵退税原因(留抵退税是什么财政部这样解答)

根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预计全年退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接到企业。

退税是什么?这个政策会有什么影响?8日,财政部发布政策解答,向公众详细介绍。

(截图来自财政部官网)

据介绍,退税是将增值税期末未抵扣的税额退还给纳税人。实行增值税链条抵扣机制,应纳税额为纳税人当期销项税额扣除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其中,销项税是指按照销售额和适用税率计算的增值税;进项税是指购买原材料等发生的增值税。当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时,未抵扣的进项税额将形成留存税额。

免税额是如何形成的?据财政部介绍,主要是纳税人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在时间上不一致造成的,如集中采购的原材料、存货等没有全部销售出去;投资期间无收益等。另外,多种税率并存时,销售适用税率低于进项适用税率,也会形成免税额。

在国际上,对免税额的处理一般有两种方式:允许纳税人结转到下一期进一步扣除或在当期申请退税。同时,允许退税的国家或地区也会相应地设置更严格的退税条件,如留抵税额必须达到一定数额;或者一段时间内一年只能办理一次退税;只允许某些行业申请退税等。

相关问答:留抵退税什么意思

所谓的留抵税额,简单可理解为当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时,即出现了留抵税额。进项税指的是纳税人在购进货物、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等时候支付的增值税额。而销项税,则指销售时收取的增值税额。一般而言,形成留抵税额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集中投资、货物生产周期较长等。

留抵退税就是把增值税期末未抵扣完的税额退还给纳税人。增值税实行链条抵扣机制,以纳税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进项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其中,销项税额是指按照销售额和适用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额;进项税额是指购进原材料等所负担的增值税额。当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时,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会形成留抵税额。

2019年3月21日晚间,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其中提到,自2019年4月1日起,试行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

2019年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制度。今年,我们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优化征缴退流程,对留抵税额实行大规模退税,把纳税人今后才可继续抵扣的进项税额予以提前返还。

通过提前返还尚未抵扣的税款,直接为市场主体提供现金流约1.5万亿元,增加企业现金流,缓解资金回笼压力,不但有助于提升企业发展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还能够促进消费投资,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

赞(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理财,财富从此刻开始!

登录

注册